标签:
3.5万亿花不完2.3万亿还不上晓程汽车焦点评论丹东晓程高端商旅 |
分类: 汽车评论散文随笔 |
3.5万亿花不完 2.3万亿还不上
文/丹东晓程
这些日子两天新闻碰到一起了:财政的3.5万亿今年花不完了,要在余下的两个月里花完;而高速公路累欠贷款已经到了2.3万亿了,这还款完毕的期限肯定是遥遥无期。
两条新闻,前者给人惊喜,后者给人惊吓。两条新闻,狭路相逢,不是虚构,如此巧合,纯属偶然。
前者尽管喜中有怒或者怒大于喜或者有怒无喜,但是笔者感觉,咱财政是强大的,咱国家是强大的,强总比弱好,有钱总比没钱好。
后者惊中有愤,或亦惊亦愤,或愤大于惊,或有愤无惊,但没办法,谁让你爸没把你安排在高速公路管理局了呢。
两件事,都给笔者带来了幸福感:钱多花不完;债多不愁还。
还不上巨额债务,你见过高速公路人员哪一个愁眉苦脸,哪一个缺吃少穿,哪一个积极赚钱,赚了钱也进了自家钱罐。你又见过哪一个高速公路部门薪资降了,奖金缺了,福利低了,过年过节钱物少发了?
笔者突发奇想,用3.5万亿,还那高速公路欠下的2.3万亿,剩下的银子你再突击去花,可以省去不少力气和烦恼,如何?
当然这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咱财政是有纪律的。财政的钱和银行的钱是两股水儿。尽管高速公路欠债还上了,人民群众不必多交过路费,欢天喜地,感谢人民感谢党,但高速公路收费,照贪,照欠,照奢侈,照浪费。这个无底洞,岂止是一个3.5万亿能还得了的?
而且,这3.5万亿花不完,这钱是用于民生的钱,用于最低保障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的钱,是用于为中国学童购买校车的钱。只是这钱,从进到财政,到拨出财政,需要时间。这时间太少了,以至于还没把用于校车的钱拨出去,那违章超载的校车就出了事,十几条稚嫩的小命就没了。
看来咱缺的不是钱,是时间。是有钱没时间花。
我就害怕了。如果这经济适用房、最低保障房的钱,几万亿的,还没等拨出财政部,那全国房价都崩盘大降,谁都买得起房了,谁都不需要这笔钱了,你在那七沟八岔偏僻地带建的保障房经适房送不出去谁都不要,这钱怎么安排,又是个大愁事儿。
有钱没时间花是效率问题;有时间没钱花是经济问题;有钱有时间不会花是能力问题;有钱有时间超标准政府采购是管理问题,是执政能力问题,是法律问题。
有人说要立法,监管预算。
笔者笑了。
你有没有听说过哪一个老百姓,为政府超标准购车、为一套7000元的音箱花去1.9万元的不法行为,把哪一级政府告上法庭么?不告,是因为没有这个法律。一旦有这个法律,全国十数亿人,谁个能告?官员不能告。职员不能告。农民不能告。城里百姓更不能告。
那你这法律有个鸟用?
比那高速公路的精神头,差远了。人家高速公路就敢把逃费的农民告上法庭,一告,告出个368万元的天价过路费。
好啊,这天价过路费多么影响还贷款啊!
再说这高速公路收费,的确是应该是用来还贷的。但是欠着贷款,我就是不还。把收费收过来,我吃啊,我喝啊,我玩啊,我乐啊,我投资炒股啊,我大建楼堂管所啊,我招聘自家裙带、任人唯亲、安排就业、提高工资、加发奖金啊,我就是不还银行那贷款。
审计也审了,清查也查了,整顿也整了。问题一大堆,虽然稀里糊涂一本帐,但大数清楚。这么多年来,高速公路收费这么多,按说,有的路,还它两个来回都没问题,但收费超过贷款数额几倍的,贷款反而没还上,钱也在收;尽管不还贷款、超额收费,但这收费更是一丝不苟、理直气壮,你逃费就告你到法庭。至于一大堆问题怎么办呢?很简单,不是继续审计,不是法庭审理,不是公检法介入,不是公开账目,而是咬钢嚼铁、铿锵有力、理直气壮、不容置疑的四个大字:自-查-自-纠。
笔者过去也呼吁,为高速公路立法,收费额度、岗位设置、还款期限、账目公开等等全由法律约束。
哼哼。
有法了?好的。
你可以带着过路费收据,去法庭去告它超期限收费。你可以去告它人员超编、预算不当。但你单枪匹马,谁主张谁举证,你要花律师费,你要去搜集证据,你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纠缠在这官司里,还未必能告赢。一旦输了官司,律师费、诉讼费,能顶数十倍过路费。
但有法总比没法强。中国的执法环境、诉讼环境还是在改善。前些年听说某律师为铁路盒饭、为买票没坐而打官司的,索赔一元钱。这样立志推进司法进程的仁人志士还是有的。
但,凤毛麟角。
看来,自查自纠,也未必不是一个好办法。
真的!真的?
笔者这几天总想就此事写点东西,思来想去,想出个馊主。
咱开车上高速的车辆,可以直接把钱交到银行,避免高速公路直接收钱,直接管钱,收上来之后直接花钱。银行立个账户,每条高速一个户头,收支两条线。上路司机,拿上单子,到银行交款。实行收支两天线,象交警那样。不交款,治理个司机,交警和高速公路局,那办法就多了,不劳咱操心饶舌。
即使有逃费的,那也比高速公路自收自支不还贷要省得多。否则,这银行的贷款,越欠越多,永远还不完。还不完,这高速公路停止收费的日子,也就遥遥无期了。
至于薪酬规定、定员定岗、定还款期限等等,还得主管部门、审计部门、法律部门、其它监督部门来管。实在不行,请中央聘些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做特派员,来依法监督管理,搜集贪污腐败、有钱乱花不还债等证据,集中起诉,必要时依据法律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总之,全国城管臭名远扬,有的城市城管即将解散。高速公路丑名远播,不胫而走,闻名世界。如果高速公路收费标准不降下来,将来收费难,逃费多,收费权威荡然无存,收费与缴费的矛盾将日趋激烈,各种纠纷增多、诉讼增多、群体事件增多,那时,高速公路收费机构只有一条路:自动解散。
(新浪汽车独家专稿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