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1.4T节油大赛的耐人寻味之处
(2010-11-02 08:54:49)
标签:
一汽-大众1.4t节油大赛耐人寻味之处汽车晓程焦点评论丹东晓程 |
分类: 汽车评论散文随笔 |
一汽-大众1.4T节油大赛的耐人寻味之处
文/丹东晓程
从9月份开始,一汽-大众开始举行全国性的节油大赛,分为东南西北四大区,在12个大城市全面铺开。参赛车型为“两腾一宝”:迈腾、速腾、宝来。
据说,开赛以来,参与者汹涌而来。网络报名论坛爆满;电话热度不断。
一汽-大众选择销售旺季开展节油大赛,究竟出于什么考虑?为什么参赛人数如此之多?真的是DSG和TSI开始深入人心了么?既然这样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搞全国性大赛,岂不是多此一举?细细想来,其中有很多耐人寻味之处。分析其中奥妙,领略营销苦楚和别样滋味,对汽车企业营销传播,也许能有所启迪。
1、为何选在此时举办大赛?
到目前为止,一汽-大众1.4TSI+DSG车型都已经先后向市场报到,队列严整,只待首长检阅了。
应该有个点兵和检阅的气势让这些车型隆重登场,在上市之后继续热炒。这些1.4TSI+DSG车型的产能建设和产品布局直到生产出产品推向市场,一汽-大众付出了多少代价,无法统计。可以说,不惜血本。胜败在此一举。这样一系列产品,本是高科技结晶,本钱太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提高认知度,好车得让人看得见。但机械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必须体验。很多车友和汽车消费者只有耳闻,未得一见,更无法体验。中国人信奉百闻不如一见。尤其是功能复杂、性能独特的1.4TSI+DSG车型,更需要集中体验。所以,推出这样一场大赛,正其时也。
2、大赛形式老旧,重复上演有何意义?
的确,被一些企业、一些4S店反复用过的体验形式,已经是别人嚼过的馍了,难免寡淡。而且, 连君越这样的大车、高油耗车型都赛出了5L的低油耗,这样的大赛,可信度有多少、市场号召力和传播效应有多少,实在值得怀疑。而一汽-大众为何如此执着非要赛上一场呢?
一汽-大众是具有包容性又不甘平庸的企业。它的策划必须独具匠心,高人一筹。选择了这种形式进行传播,实在是因为它有信心把活动搞得与众不同。车型不同,规模不同,奖品不同,层次不同,时间空间跨度不同。这样,本是一个平常的赛事,如果做得不同凡响,一汽-大众的企业魅力也就产生了。
重要的是,节油大赛的主题和宗旨与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社会责任一拍即合。倡导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节能减排,引导环保理念,正是一汽-大众开发1.4TSI+DSG车型的初衷,也是一汽-大众的社会责任所在。吸引更多的公众重视节能减排,并加深公众对先进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广泛认知,这两点都不可忽略。
现在看,除了赛事本身已不新鲜之外,从时间空间跨度上看,似乎还有点不同凡响。
3、为何参赛人数如此众多?
迈腾、宝来、速腾三款产品均为一汽-大众大众品牌旗下的精品车型。三款车型均有搭载最新的1.4TSI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和7速手自一体DSG双离合自动变速箱,是集动力性、舒适性、环保性于一身的德系汽车精品,自上市以来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并已经成为国内家用轿车新的技术标杆。
活动的规模气魄具有吸引力。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比赛道路自由选择殊途同归,比赛环节引人入胜。
更有奖品吸引人:4大区各车型月度节油冠军将受邀参加长春冰雪之旅;各车型季度全国节油冠亚军将受邀到德国参加大众探秘之旅。所有取得有效成绩的参赛选手都将获得纪念奖。
为一场公益赛,煞费苦心。
4、一汽-大众怎样冲破节油赛公信力的迷雾?
大赛油耗水平公开了,很可能结果很不理想,一些同类大赛的油耗都低到了极限。而且组织这样的大赛,公信力很重要。这影响到企业的诚信和品牌形象。必须实事求是,敢于面对真实比赛结果。不管高低,实事求是公布于众。这需要企业具有对产品的自信力。这是对“两腾一宝”的最直接检验。
看来一汽-大众是有勇气让自己的“两腾一宝”的真实油耗见见光的。大赛组委会表示,为保证此项赛事公平、公正,参赛车辆加油及参赛成绩统计环节将由中国汽车联合会全程监督。
以节油大赛为切入点,对德系车性能和独特的产品力进行直接的对应传播,也是一汽-大众活动的应有之义。另外,大赛启动地点选在北京798、12个城市同时开赛、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领导以及70家媒体参加赛事启动仪式,都有耐人寻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