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庆五十周年前夕,我所在的部门推出一台小品节目,博得好评。
决定演个小品,创作任务落实给江天。几次沟通催稿,本子出来了。改了两次,还长,不舍得压了,决定先练着。
大家中午时间练一个半小时,吃盒饭,工作照常运转,坚持了一周。进展顺利。
剧务东松找来了破锣,借来了无线电录音话筒,把徐佳的声音录制下来,一摁开关,就等于收破烂时的吆喝了。
艺术指导对全体演员非常满意,说是素质高,一点就通,入戏很快,嘴上功夫现成的,不用指导。只纠正了几个动作。舞台站位、上场下场、动作表情,都是大家商量设计。
江天在三项工作中穿行奔忙。东松认真的组织排练。冬梅、江天、徐佳练的认真,演的投入,都很出彩。
没想到,正式演出的前三天,饰演下岗女工丈夫的演员突遇意外事故腿部骨折住进了医院。
眼看正式演出就要开始了。我们都傻了眼。这个演员演下岗女工的丈夫还真的很有戏,很出彩,几句磕巴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
节目审查时很叫好的,领导看了哈哈大笑,所有参加演出的节目只有我们的可以长一些,不用砍。
这回能不能如期参加演出,大家都束手无策。
大家反复商量,想出了个办法:请话剧团的青年演员客串一下。
马上联系。成了。接了戏的小伙子很快就把台词背了下来。然后重新排练,紧锣密鼓。
通过了彩排。
正式演出了。反响很好,受到了表扬。
小品是根据我们的本职工作创作的。
现在把它呈现在这里,供大家品评、指导、提出意见。
小品撰稿:江天
导演:江天、晓程
剧务:东松
艺术指导:东松、刘玺国
摄录制作:萧寒
角色安排:晓程
主要演员:
郝官僚——江天
下岗女工——冬梅
小学生——徐佳
记者晓程——晓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