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突然接到刑侦大队尹彩霞的电话,问我有个蹲坑守候任务,抓捕外地杀人犯,你要不要跟。
我连说:“我要去。一定去。”
下午16点,我,还有几位报纸媒体的记者随刑警赶到蹲坑地点。
据介绍,吉林省有个杀人嫌疑人负案逃跑到丹东,躲藏多年。受害人家属一直上访,情绪激烈。吉林警方努力侦察,一直没能破案,压力很大。最近,警方查到该嫌疑人潜伏在丹东,便一路赶到丹东,请求丹东刑警配合抓捕案犯。
经侦察,得知犯罪嫌疑人住在站前的一家小旅店内。
刑警上门询问,老板娘说这位顾客以前是住在这里,但早已搬走了。搬到哪里了也不知道。但知道他的电话,因为这位顾客曾经请老板娘帮他找工作。
刑警让老板娘请他来一下,就说工作找到了,需要到这里和用工老板面谈。
但这位顾客说需要等到晚上。
老板娘答应了。
于是开始蹲守。
刑警的位置在小旅店对面的丹东客运站门内。
其时客运站人已散去。刑警们各自抽烟、巡视。其中两位吉林刑警略有焦躁感,有些坐卧不安,眼睛一刻也不离开前面的那家小旅店。
我们几位记者自由观察,扮作闲散人员,故作轻松的样子。
我问大队长:“这次行动成功的把握有多大?能不能抓到犯罪嫌疑人?”
大队长说:“如果没有意外,成功的把握应该是百分之百。”
急切、好奇、寂寥的等待中,两个多小时过去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突然,两位吉林刑警一闪身从门缝钻出去,神色冷峻。
丹东刑警和大队长也一个个鱼贯而出。
我只看到有人走进小旅店,黄昏的朦胧中,只能看到一个背影。
我马上拨通直播间的记者专线,告诉导播,中断正在进行的《天天点歌》节目,我有重要消息报告。
我冲上前去,一边对话筒说:“我现在正在杀人凶犯的抓捕现场——”只见一位警察一把扭住犯罪嫌疑人的左臂,另有几位刑警抓住右臂、按住头、上手铐。
我把看到的情景和抓捕现场的情况,包括具体位置,全部同时报告给听众。
犯罪嫌疑人被扭住双臂,押上出租车(为缩小目标,警察没有带车)。我坐在犯罪嫌疑人的旁边。
这时,我们周围已有十几辆出租车围上来看热闹。都是听着现场报道来的。
我的报道还在继续,从设计蹲守方案到警方的严肃自信,作了一些延伸报道,直到进了电梯信号中断。
我问犯罪嫌疑人,有没有想到被抓获。
他说,早晚会有这么一天。
他很颓丧。
也很可怜。
只是一时冲动,用铁锹劈了人,至人死命。
他很后悔。
刑警们则喝酒庆功。
同行们都羡慕广播的快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