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底明珠无处卖--梅花屋主王元章(3)

(2008-10-09 11:29:51)
标签:

杂谈

http://cathay.ce.cn/pieces/200710/24/W020071024592931257681.jpg

 

 

 

野火殊无侣,江梅自得春。

 

王冕经过了这一番挫折,明白自己治国安邦的理想是无从实现了。当时的读书人,有不少人虽然考不取功名,却也可以到衙门里抄抄写写,当个刀笔胥吏,也能混得有滋有味的。但王冕却干不来这“粪里嚼渣,顺口接屁”的龌龊差事,著作郎李孝光几次想推荐他当个府吏干干。王冕怒道:“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庭下,备奴使哉?”――我自已有田可种,有书可读,为什么要早晚抱着文件站在门前庭下,给人当奴才使?

王冕有诗道:“……脱巾袒裸呼巨觥,旁人睥睨笑我狂。我狂忘势亦忘利,坐视宇宙卑诸郎。君不见江西年少习商贾,能道国朝蒙古语。黄金散尽博大官,骑马归来傲乡故……”。他对于那些善于逢营钻挤,靠取媚蒙古贵人博得大官,回来后却傲视乡亲的家伙是深恶痛绝的。

在我们今天,像王冕这样性格的人也是很难在职场混的。据报道,前不久在麦当劳举行的一次招聘考试中,实力和经验都超过别人的车小姐一路过关,但在最后一关时却意外地败下阵来,有人分析她输在“个性”上。

当时招聘官问:“如果你做得很好,但老板依旧不满意,你会怎么做?”

小姐答:“一、忍耐;二、沟通;三、争取;四、走人”。

结果招聘方对车小姐宣称“走人”这点大为不满,点评者也说:“这种情况下,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进一步和老板沟通,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才对”。于是车小姐就因为这一点失去了得到这份工作的机会。

 

依我看,车小姐先说了“忍耐”、“沟通”等,已经相当不错了,要是搁王冕这儿,他是一刻也忍不得的,早一甩袖子直接走人了。

所以像王冕这样的,也就适合在家做个“自由职业者”――种自己的地,画自己的画。王冕一生中的很多时间,就是隐居诸暨九里山的水南村。

这个村子僻静之极,一共才有三户人家,这里溪水如带,山峦挺秀,竹木葱茏,山光水色相映。王冕曾写诗形容说:“青山隐隐带江流,江上轩窗面面幽”。在此地,王冕“种豆三亩,粟倍之,梅千树,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

然而,隐者的生活并非全是悠闲和快乐,正所谓“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要想不被圈养,就要承担自己觅食的艰辛。像王冕这样非官非吏,只靠几亩田地自食其力的人,一遇到水旱灾害,生活是相当困难的。

王冕自己曾写过:“敝衣无絮愁风劲,破屋牵萝奈雨何”、“ 破甑无粟妻子闷,更采黄精作朝顿”等诗句。可以看出来,王冕的境遇比当年的老杜也好不了多少。虽然现在王冕的《墨梅图》是国宝,但当年恐怕也卖不了几个钱。对此,后来同样于潦倒之中被迫卖画换钱的徐渭深有体会,他曾在诗中说:“想见元章愁米日,不知几斗换冰枝”。

唉,王冕这样超凡绝世的画坛圣手,当年却被视为一个山野村人,也就是会画几笔梅花罢了,有人拿几串铜钱几斗米来换就相当不错了。

虽然王冕的生活极为困苦,但他一直坚持住自己的底线,不去向人低头服软。《铁网珊瑚》里记载王冕曾言道:“今年老异于上年,须发皆白,脚病行不得,不会奔趋,不能谄佞,不会诡诈,不能干禄仕,终日忍饥过”。虽然王冕年纪已老,脚也有伤病,无力耕作,生活极为困顿,但他还是不求仕禄,不做那些“谄佞”、“诡诈”之事。

从小我们都学过王冕这样一首题画诗:“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开花淡墨痕,不为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诗反映出王冕清高不俗的志向,王冕有个特点,他只野梅,不画官梅。

这梅还有“官”、“野”之分?是的,也有分别。何谓官梅?就是那些用漂亮的琉璃盆栽着,由花匠将枝干扭曲,弄出造型的,就像龚自珍所说的“病梅”模样,即为官梅。而野梅呢?是那种自由自在地生长在山野,梅干劲直,横逸泼辣,透着不羁之气的,这是野梅。王冕的笔下,绝对不画那种“金碧庄严”的官梅,明朝孙长真称赞王冕说:“梅花取直不取曲,此理世人多未推。诗人独得梅清性,不画官梅画野梅。”

画是这样,人亦如此。王冕对于诸多权贵一直傲视不阿。《儒林外史》中,吴敬梓把高官危素写成是王冕的同乡,说危素回乡时,县官乡绅纷纷趋迎奉承,但王冕却不见他。这段情节有“艺术加工”,其实危素是江西金溪人,并非王冕同乡。但据朱彝尊《王冕传》中的描写,王冕曾客居大都,和这位危太仆照过面,王冕当时对他也极为傲慢。

王冕在大都时,元朝的秘书秘书卿泰不花想请他当参谋,王冕坚辞不就,说:“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为?”意思说,不过十年,这里就荒废无人了,我还当什么官啊。和索靖当年的“铜驼荆棘”之语有些相似。这话挺尖锐的,江湖夜雨猜想恐怕是王冕事后和别人说起的,不然泰不花难免当场就给气得炸开“花”。

王冕这一生,无论面对什么人,都是一贯直言不讳的。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部将胡大海攻到九里山,王冕当时卧病在床,胡大海让兵士抬了王冕去见他。

王冕面对这些持刀弄剑的武人,虽大病垂危,气息微弱。但还是义正词严地说道:“越人秉义,不可以犯。若为义,谁敢不服;若为非义,谁则非敌”。意思说,我们家乡的人一向信守忠义,不可以随便侵犯的,你们要是以忠义待人,那人人心悦诚服,如果你们行不义之事,那这里的人必将以你们为敌,斗争到底。

这话说得不卑不亢,很有胆色。胡大海听了,对王冕极为尊敬。据说朱元璋曾打算授以王冕咨议参军之职,只是王冕见过胡大海后,第二天就病情加重死去了,终年五十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