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宁:海军高炮十团演出二三事(下)
(2016-03-29 09:34:43)
标签:
豪尔斯地产 |
分类: 海军高炮十团 |
豪尔斯地产
反复排练,我们最终未能达到杜干事的要求,因此结下了梁子。
汇演开始了,其他单位有高雅的舞蹈、独唱,有接地气的小话剧、相声,当然也有被我们视为凡俗的锣鼓词、对口快板等。最终,这些单位大都获得了各种奖项,而我们的诗朗诵榜上无名。
就说朗诵内容吧,随着一声声“啊——”后,大多是祖国、山河、母亲之类,缺少部队实际生活,再看看人家,即便是简单的锣鼓词,内容多与连队生活紧密相关。
再说伴奏音乐吧,几把小提琴拉不出朗诵所需要的气势,诺大的舞台上,锣鼓可以擂的山响,震撼人心,而小提琴却显得绵绵细雨,软弱无力。
几十年后的今天,朗诵的小民见到我们开玩笑说,当年你们是绿叶,我可是红花啊!
想想也是,节目单上只有领队杜干事和小民的名字,伴奏者只写了“高炮十团小乐队”;演出时灯光都聚在了朗诵者的身上,我们伴奏者这里暗下了许多;最关键的是,“文艺女青年”们眼光始终随着朗诵的臂膀上下移动,到我们这里只剩下了“余光”。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五分钟的朗诵,换算到我们伴奏的身上,估计只剩下了“几秒”,可我们毕竟练了好多年啊!那个年代,搞乐器的“文艺男青年”要想有点“名”,难啊!
吃饭一般以演出队为单位同吃同撤,吃得快的等吃得慢的,相互照应,通常谁也不好意思让人等,以免显得“贪吃”。因为对杜干事有怨,大家商量了对付的办法。一次饭桌上大家和颜悦色,杜干事也兴高采烈,忘了吃饭。谈到高潮时,大家忽然转身而去,只留下了杜干事孤零零一人,尴尬无比,当时我们把这种做法叫“甩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