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小宁:日本的禅宗与修行

(2009-11-16 09:26:37)
标签:

豪尔斯地产

房产

李小宁:日本的禅宗与修行 

“禅”铸就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1995.6 日本和歌山市街头

 

“用一只手鼓掌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象这样猜不透的难题被称作“关”,是禅僧们为寻求达悟而开辟的一条自觉思索道路。

   《禅与日本文化》的作者铃木大拙先生说,离开了佛教,具体言之,离开了“禅”,就不会有丰富的日本文化。佛教于公元6世纪正式传到日本,但当时仅仅是上层统治者的精神支配工具。后来禅宗在1192年从印度经中国传播到日本,渗透进佛教,僧人荣西在日本建起了第一座禅寺。禅宗先是吸引了武士阶层,孕育出极强的自制力,进而引发了茶道,洋溢着简约的审美情趣,后来很快为民众所接受,并发展成日本禅,铸就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禅揭开事物的一切外在形式,去探寻精神的内在本质。日本禅认为,只有当形式不完备时,精神才得到完全的实现。反之,外在过分完备,会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形式而忽视事物所含的本质。

禅僧们过着简朴的生活,一无所有,吃的东西也很简单。他们一天到晚冥想几个小时,久久凝视着墙壁,深刻的反省自己,为达悟而努力。这是一种启蒙的体验。我在日本参观过一所禅宗庭园,园内空落落的,很安静,里面只有黑乎乎的岩石随意摆放在一片耙过的白色沙土上。禅宗庭园是为禅僧们设计的,坐下凝看,越凝神,达悟的意义就会更深刻的显现出来。

“修行”是宗教术语,指以某种形式,向佛表达诚意。听说在日本常有这样的事:老师存心让学生再擦试一遍已经擦得很干净的走廊扶梯,而学生接到这个任务,常会无怨无悔地照着老师的意思踏踏实实地再做一遍。这也许算是一种“修行”。

 早在德川时代,著名的僧人铃木正三对“修行”作过这样的解释:重视“本业”,敬业劳作,才能摆脱人生之苦。生则享内心安宁,死则入极乐世界。铃木认为佛教“修行”不专在于忏悔、祈祷,而在于竭尽心智地从事劳动而不懈怠。这样就能真正理解“佛心”,敬予佛祖,达到“修行”的效果。

日本国民的勤勉敬业是有目共睹的,这中间有“禅”所提倡的剔除外在形式的痕迹,追求内在精神的“孤绝”,也有把勤勉工作作为主要内容的“修行”。一句话,把工作赋予宗教含义,建立起“工作宗教”,人们便会以莫大的热情从事手中的世俗劳动,这就是许多日本人成为“工作狂”的重要原因。

 

李小宁:日本的禅宗与修行

选自《琐见琐文——李小宁域外摄影散文集(亚洲、北美洲卷)》(200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66幅摄影,20万字散文,涉及20个国家,定价72/两卷。现有部分余书销售。联系:北京豪尔斯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电话:88400554/88400664/88400884/13693324141,黎先生)

李小宁:日本的禅宗与修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