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置业房产 |
走进美国HOUSE之二
选择、购买费周折(下)
李小宁
在中国,HOUSE类住宅虽然也在郊区,但由于年代相近,数量有限,并且基本都是成区成片,看房也容易一些。而美国的HOUSE类住宅非常普遍,种类繁多,并且建造年代差距很大,要想找到一处中意的房子,恐怕要历尽艰辛。
美国人的迁徙
美国是一个喜爱迁徙的民族,据不完全统计,一年中大约有4000多万的美国人在乔迁,大约是人口的1/5。这些年,无论经济境况如何,搬家热仍然持续不断,有人称之为“乔迁运动”。
我在美国遇到的一些人,不论是白种人还是有色人种,不论是美国公民还是在申办永久居留的外籍移民,都不同程度上有着迁徙的经历:有的从南到北,又从西到东几乎纵横了整个美国;有的一年之内随着工作的频繁变动,搬迁了两三次。
改变命运,改善生活,追求独立是美国的一个普通社会规范。几乎人人都有移民背景的美国人,一直对移民活动怀有强烈的意识。在追求独立的过程中,不断流动是一个魔法,它增强了人们对最终获得成功的信念。迁徙是进步、独立和个人自由融为一体的象征。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兴起了“乡村复兴运动”,很多人从城市迁居到小城镇和乡村,进而带动了住宅郊区化的浪潮。这种迁居热一方面是受经济原因影响:随着工厂、企业搬到郊区,带来了大量的工人、职员,而靠养老金和社会福利金为生的退休人员也涌入了租金相对便宜的郊区,使有限的收入可以维持更长的时间。另一方面受现代社会快节奏的挤压,一些人逃离城市,去环境幽雅、污染较少、生活节奏缓慢的地区居住,以寻求传统的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
在迁徙中,搬迁率随着收入多少有所不同:收入较高的人平均年龄较大,大都已经安居乐业,较少转换居住场所;而青年人收入较低,为寻求收入更丰厚的职业而频繁流动。搬迁率在某种程度上还取决于居住地点:大城市的居民工作、生活变化大,搬迁率高;小城镇社区的生活方式一般比较平静,人们的迁居心理也相对稳定得多。
由于美国人的频繁迁徙,使得住宅的买卖非常活跃。在美国,买房子有靠朋友介绍,也有查各类广告,但更多的是依靠房地产经纪人,因为他们的信息渠道广泛,选择的范围可以更宽。
下节:房地产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