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外爬过许多电视塔,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三个: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日本东京大铁塔、加拿大多伦多国家电视塔。
艾菲尔铁塔,1889年落成,塔高318米,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铁塔;
东京大铁塔,1958年建立,塔高33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独立铁塔;
多伦多国家电视塔,1976年竖起,塔高55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电视塔。
这三个塔目前的功能都基本一样,但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却明显不同。
为了迎接即将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同时向人们展示钢铁材料的用途,法国著名的“钢铁魔术师”
艾菲尔先生设计并建造了占地4公顷、重7000多吨的艾菲尔铁塔。
1882年,兴建铁塔的设想刚刚提出来的时候,遭到了巴黎社会上一批文人墨客,包括著名作家大仲马、莫泊桑、梅索尼埃、萨都等在内的40多位艺术家的强烈反对。莫泊桑离开巴黎时郑重曾宣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讨厌这座“干瘦而高架的铁梯式的金字塔”。但是,艾菲尔先生力排众议,终于在1889年将铁塔竖立了起来,并挂上了法国国旗。他自豪地说:“世界上只有法兰西的旗帜才能高高飘扬在300米的高空中。”
当我仰望这座钢铁的“庞然大物”时,心中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在当时的技术状况下,的确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它虽然钢筋铁骨,却姿态轻盈。人们在没有飞机的条件下,登上300米高空眺望古老的巴黎,不仅“腾云驾雾”,而且“美不胜收”。
艾菲尔铁塔成了巴黎的神话之一,可以这样说,巴黎,就是艾菲尔铁塔。
东京大铁塔建立时,艾菲尔铁塔已经69岁了,当时建塔的目标之一,是在高度上超过艾菲尔铁塔。曾经有日本人向法国人吹嘘:“东京大铁塔的高度已经超过艾菲尔铁塔了。”但法国人回答:“非常遗憾,我们在建造铁塔时,没有必要超过日本,以为那时你们还没有铁塔。”当我观察东京大铁塔时,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而也就缺少了愉悦的审美心态。
多伦多国家电视塔的竖立,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科技的力量,20多年过去了,至今使许多国家望尘莫及。我从塔上部一块10平方米左右的透明玻璃向下垂直眺望时,除了心惊胆颤外,更多的是感叹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力。
我想我们在建造电视塔时,单纯的“竞相比高”,总在强调“第一高度”,结果,今天的“第一高度”很快就被明天的“第一高度”所代替。电视塔是一个城市指向蓝天的触角,也是一种象征,如果仅仅强调高度,而不注重造型艺术,不注重文化内涵,那么,这种塔的功用除了显示技术力量之外,充其量不过是“天线杆子”、“观景台”和“旋转餐厅”而已。
选自2001年出版的《琐见琐文——李小宁域外摄影散文集(欧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