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皮皮版的幽默——读《所谓先生》

(2009-05-31 15:59:04)
标签:

半夏

书评

皮皮

幽默

凤凰周刊

所谓先生

杂谈

皮皮版的幽默——读《所谓先生》 皮皮版的幽默——读《所谓先生》

皮皮版的幽默

——读《所谓先生》

半夏/文  


    按:这是我2002年11月发在《凤凰周刊》文化版块“三地书”栏目的一篇书评,记得那一年我给创刊不久的《凤凰周刊》差不多写了一年的书评专栏。当时很跩,一篇千字文三百元,是代表“北京”发言。那时的《凤凰周刊》不是真的周刊,不定期出,每一期发一篇北京、香港、台北三地的书评。三年后的2006年10月我把这篇书评放在博客里,今天整理过去的文字,把它点开来一看,发现没有一条跟贴,没跟贴不重要,要紧的是,这本书值得我今天再一次推荐。《所谓先生》最早是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的,不久前又在书店里看见过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另一个版本。日常生活通常很乏味,笑一笑的机会不多,我还记得我读这本书时的情形……在昆明突然降温十多度,雨雾迷茫的今天,我想起当年皮皮这本《所谓先生》带给我的阅读快感。过去了的欢乐追忆起来像是把一层早已蜕掉的壳,硬要再穿回身上一样,是否还有意义呢?

    云南有一句方言——捡个豁皮得些笑笑。总也还是有一丝安慰的吧……
  

    通常我对一个能让我开怀大笑的人都是心存感激的,愿意在笑后不吝对他(她)说一声:哦!我好爱你!

  刚过去的这个星期七的一整个白天,我斜依在床上看一本书,软和的床和被跟着我的笑神经"被翻红浪"。是写《渴望激情》、《比如女人》(电视剧改名为《让爱作主》)的那个东北女人皮皮的《所谓先生》让我"放浪形骸"的。东北人懂整,最近老让我乐,前不久刚被赵本山的"刘老根"、"药匣子"搞傻,这回又被皮皮搞翻。直至一口气读完约20万字的《所谓先生》,我还在像老牛一样地"反刍",总忍不住地像当年看《围城》、看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那样想一下笑上一阵子。

  皮皮一反她写畅销情感小说的姿态,以一个男性的视觉写了一个中年男人、一个小官员的故事。胡东从副县长的位置上下来到一个艺术研究所当所长,正逢所里分房子,粥少僧多,矛盾重重,前任一拍屁股走人,一个烂摊子丢给他来处理。有人为了一间"小得像一间干净的厕所"的房子不惜牺牲肉体,来取媚个人婚姻诸多不如意的胡所长;有人像"精神病"把床和生活用品搬到了研究所的大厅扎营,有人在身上浇了汽油威胁不给房子就要与众人同归于尽。各色人等,种种嘴脸粉墨登场,艺术研究所成了一个滑稽的舞台,内外交困的胡所长如履薄冰。而幽默的皮皮给胡东勾勒的形象是一个秃顶的中年男人,他为了遮挡光秃发亮的头顶,采取了"地方支持中央"的方式,让后脑勺部位的头发长长堆放在秃处,生活中他小心翼翼地点头弯腰,生怕那"秃顶遮"掉下来露馅,而他这样做只为了取悦某个他在乎的女人,随着故事的推进,捆缚着中年男人胡东心灵的东西被他一再地丢弃,他大胆地让自己的发型变成了"列宁"式,而最后,胡东在决定抛开一切烦恼,放弃死气沉沉的婚姻、官位、城市生活的时候,他干脆剔了一个光头,中年男人胡东在经历了种种险恶后与给予了他爱情的女人远走高飞。

  中年男人的困境中年男人的心理状态被皮皮剥洋葱式地一层层撕开在眼前,还撒上了花椒、胡椒、辣椒、味精之类佐料,让你通读时一直忍俊不禁。也许皮皮专业是写剧本的,她的小说特别有舞台现场感。而皮皮的调皮幽默,以及她出手就是畅销书的本事,我以为她那个著名的前夫、中国先锋文学的旗手马原先生目前是断不能和她比肩了,尽管马原口口声声说他最最热爱的是写小说。

  皮皮早年在马原的影响下搞先锋文学,后来没想到一不留神因都市情感题材的长篇小说《渴望激情》走红,成了畅销书作家,而《所谓先生》颇有一种经典的意味,留得住。

  《所谓先生》胳肢了我的笑神经。哦,爱屋及乌,皮皮,爱你的《所谓先生》及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