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居”总是种得有兰花的,毛玻璃后的竹影朦胧有致,看着这图像有微风疏竹声传来
我坐在“兰居”的微凉的晨光里,背后的落地玻璃墙反射着苍山的轮廓和洱海水的光影
兰居:从昆明向后退400公里
半夏/文图
半个月前,到大理出差,巧的是正在大理古城的“茶禅道”采访时,大理籍朋友兰女士说要请我吃饭。我对昆明那头的兰女士说,我正在你家大理古城采访。她尖声叫,那你快去我那里住上一夜,安南今天正好去那里了,约着你的同事去。
那天工作毕,我们驱车前往朋友那个地方。我的同事们听我在打电话时就在旁边激动地比划着示意我一定要接受这个邀请,因为他们全都知道那个地方很稀奇,那里有个叫“青庐”(注:本人博客里有专门的文图介绍)的居所世界著名,国内外很多顶级的高端杂志都介绍了那个地方。
>
兰居内部的圆木柱子支撑了高大的厅堂,壁炉的设计不再只是某种假模假式的装点,那夜我就躺在壁炉前的沙发上读书到深夜……
>
窮拱式的门,水泥砖石装点的兰居外壳,既前卫又传统
>
我们的首席摄影师看着远处的风景发呆……不想让时间流逝
>
朋友夫妇赠我的书房,只等用我的书去填充书架,只等我去住在那里写东西,我在那里面心脏狂跳,发了一个短信给朋友,我说我要辞职,不然一切都是奢谈……朋友回我:你这次就莫回昆明了……可是,我此时此刻在昆明啊,唉!
我马上跟兰女士的先生安南电话联系,于是安南这个有着前联合国秘书长一样名字,心态永远年轻不老的男人,一如既往地在电话短信里就开始秀起自己的“简单生活”,短信是从他刚建好的“人在旅途会所”我称为“兰居”(姓兰的人住在苍山洱海的美山丽水间,大理人又那么喜欢兰花,兰花寓居在此幽僻之境,不叫这样的名字实在是可惜,因而我固执地叫它兰居。)发了一条短信给我:早晨从厨房的窗台上放了一个网兜在洱海……中午做饭时提出网兜,有六条鱼在网里。村子里买了一元钱的豌豆尖一家人可以吃两顿,苹果也是一元一斤……我盘算了一下,每个月只用城里的交通费,足够我在这儿过神仙般的日子……来吧,生活本应该简单而惬意。
这就是昆明人在旅途户外俱乐部创始人安南先生的从昆明退后了400公里的“简单生活”,当然简单生活是需要一个物质的壳的,“兰居”在什么地方?“兰居”在世界著名的“青庐”的旁边,前卫艺术家赵青为其设计,与世界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居所紧隔壁。
在苍山洱海的山水间,在就地取材的青石板灰砖圆木柱的物质架构基础上,在这个全称叫大理市双廊镇玉几岛的白族村子不可复制的人文环境过简单生活,非我等普通大众可觊觎,但我笃信,这样的人居理念可以成为我们向往的居住梦想,因而我性之所至欣然前往,这一去便不想退回到400公里以外的昆明城。
?/P>
>
在水面上看兰居
>
紧挨兰居的杨丽萍的寓所
>
这就是著名的青庐
>
这是杨丽萍的另一处现代风格的寓所
>
站在南诏风情岛上远跳青庐和兰居
>
安南在壁庐前烧火取暖
我依在兰居的阳台上面向洱海,内心真的春暖花开了;远眺苍山雪,似有风花雪月般的故事即将发生。有年轻小伙进了兰居便霸着空间高旷的落地大窗的窗台,到天黑真的就在那里数着星星呼呼入睡,安南告诉他:那个正红紫着的某影视明星前两日也睡在那里;某女士喝了一杯又一杯兰居自酿的梅子酒,情态微醺,咯咯地笑着,把一首首老情歌唱得都醉了;我在壁炉旁的塌上在温暖里夜读杜拉斯的爱情到凌晨三点……
>
这就是人在旅途会所的掌柜安南先生
>
喝着自酿的梅子酒坐在露台上晒太阳闲聊
安南说:前几天我在兰居接待了几个日本人,他们是搞民俗研究的,是我北京的朋友介绍来的,这几个日本学者在兰居住了几天,走时与我相拥而哭,他们真的没想到在中国有这样美丽的地方,当时我也很感慨,我感觉我是代表中国在接待这几个日本学者,很自豪。
兰居是天下朋友都可以分享的地方。
第二天离开时,安南脱了他一贯的休闲户外的行头,换了一副当地人的行头——特地着一件荫丹蓝襻扣外衣,他告诉我们:我把户口从昆明迁到这村子里来了……
安南说,再过一阵子梅子得了(注:在树上长成熟了),我要泡它几大陶缸的梅子酒,你再来喝噶!
>
正在读杜拉斯和雅恩的爱情……
>
我们的摄影师躺在落地窗台上晒太阳,夜里他在那里看着星星睡去……
>
从兰居的露台上看隔壁邻居们的寓所,红砖镶嵌之屋是杨丽萍的房子,最远处是“青庐”的一角
>
泡着澡,看着窗外的风景,这不是太娇奢腐败了一点?
>
临离开时,我用毛笔蘸水在青石板地上留下爪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