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小说)-6
四
经过几天的思考,莫珊还是决定给钟媛一个好心的提醒,毕竟她俩曾经是很好的朋友。莫珊不能看着钟媛一再丧失自我一再迁就一再找不着北。
莫珊在一张纸上写了好几稿,最终拟出一封短信,输到手机里发给了钟媛:
*我无意间看见了诺基亚手机里的秘密。你这是被窝里挤眼睛——自欺欺人。钟媛,这样下去,你会把自己完完全全地丢失掉。你得找点事做做,你得跟社会发生关系……
钟媛那一天睡足了懒觉后,睁开眼拿过床头柜上的夏新手机看时间,她读到了莫珊的短信。
没有人看着自己,可是钟媛的脸却烧得滚烫。
拉过被子蒙上脸,钟媛开始胡思乱想。
莫珊当然永远也不会知道钟媛的反应。
钟媛歇斯底里地钻起牛角尖来,她在被子里咬牙切齿地说:妒忌!莫珊是妒忌!我就是喜欢李毅!我就是自己哄自己!我就是自己愉悦自己!碍着谁了?
钟媛郁闷又羞愤地掀开被子,抓过手机,把收信箱里保存的“李毅”来信、一长串电信系统那些每天无数条地发来的成人笑话以及莫珊的信,点了“全部删除”项,狠狠地按下功能键。
过了一阵,钟媛还是无法消解那被人看破一切的尴尬和丝丝愤恨,她再次点开手机调出保存着的莫珊的手机号码,住宅、办公室的电话号码,甚至莫珊的电子邮箱地址,一咬牙,通通删除。
莫珊没有收到钟媛的短信回复,从此也没再接到过钟媛的电话。
链接:
作者半夏写这篇小说后偶然间读到《百年萨特——一个自由精灵的历程》一书,其中一段文字有必要摘录于此(P.18页最后一段):
这种对于人的虚假、做戏的体验在他(指萨特)的哲学作品里也有明显反映。例如他早期哲学代表作《存在与虚无》中有一个重要概念“自欺”。自欺并非是人有意做假,甚至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不知道自己是在自我欺骗,但实际上就是这样的。或者说,这是人的一种本体状态,人不可能脱净自欺的成分,人顶多可以意识自己是在自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