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在地藏经上大圆满之后,接着就讲‘慈悲’,三福孝亲尊师之后接着是‘慈悲’。从这里我们就晓得,‘慈悲’是性德,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孝敬扩大就是慈悲。慈悲,第一就是不杀,用意很深。如果不熟读地藏经,要不把地藏经参透,你对于这一句真正的含意就没法理解。真正参透了才晓得,一切恶业中杀业最重。为什么呢?一切有生命的众生,没有一个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没有一个不贪生怕死。虽然杀生是冤冤相报,但是,当他受果报的时候,他是不会想到我前世杀他,今天我应该被他杀害;前生我吃他的肉,今生我的肉也应该供养他。如果能这样想,业债偿清那就没事了。假如他不是这么想,怀恨在心,你杀我,我来生一定还要杀你,这冤冤相报就没完没了,且仇恨必定愈积愈深,这才是真正最可怕的。所以讲‘慈悲’,慈悲包括的面是无限的深广,佛特别提出这一件事来。换一句话说,杀生就是不敬老师、不孝父母。因为老师--佛--教给我们五条根本戒,第一条就是不杀生,我们今天还在杀生,违背老师的教训,就是不敬老师。不敬老师也就是不孝父母,因为父母希望我们听老师的话,依照老师的教训去奉行。今天不听老师的话,去杀害众生,不但失去慈悲心,孝敬也都丧失了,这个意义很深很深的,大家要细细去体会。
最后面一句是‘修十善业’,十善业是世间善法的标准。佛告诉我们,能够修这十种善业,决定不堕三恶道。上品的十善业能够生天,如果再加上禅定、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那就生到很高的天界了,如色界天、无色界天。‘十善’佛将它归纳为三大类:身、口、意。身业有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是对在家同修们说的。如果是出家,那就改成不淫欲,要把贪爱断得干净。如果淫心没有断,无论修何法门,工夫善行修得再好,定力再深,也只能生欲界天。欲界有六层天,愈往上,情欲愈淡。由此可知,真正修禅,得禅定的人,即使得初禅--世间禅,其定功就能把淫念伏住,决定不起作用;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的念头也都不会生起,虽然没有断根,但因禅定的功夫,而伏住这些妄念,不使它生起来。如此,才有资格生初禅天以上。晓得这个事实,就知道参禅得定是不容易的。你去参禅,要认真的想想,财、色、名、食、睡,这五欲还动不动心?如果动心,初禅天就没分。真正不动心了,禅定才能成就。所以学禅的人很多,得禅定的人不多。得小定(未到定)或许有,真正得禅定生色界天的人就不多了。偷盗是不与取。譬如说有人投机取巧想漏一点税,‘漏税’是偷盗,是偷国家的,所犯的罪更重了。偷一个人的,将来只还一个人的债。偷国家的,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老百姓纳税,人人都是债主。美国有两亿人口,两亿人都是债主!这还得了,还不清哪!所以真正学佛的人,一定是奉公守法,决定不敢投机取巧。所以说,不犯盗戒、不犯淫戒、不犯杀戒,这叫做身业清净。......
恭读并转摘自净空法师主讲 《认识佛教 - 幸福美满的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