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开发儿童的脑力?

(2018-03-06 09:12:53)
标签:

儿童

脑力

智力

遗传因素与环境

父母教养

分类: 教育的魅力(摇摆的教育)

凡有神经心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类个体的大脑比身体中的任何一个组织器官的发育成熟都要晚,通常要到25岁左右才能基本完成。认知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也说明,在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婴幼儿阶段心理发育的可塑性最高,一是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结,二是外界对大脑的刺激,特别外界刺激会影响大脑各个区域神经回路功能的形成,这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智力表现与对外界的适应。

儿童的脑力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脑功能的形成和强化,除遗传基因外,特殊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文化等都会对婴幼儿大脑的健康发育和智力发展产生影响。例如,个体的语言发展、认知发展、身体技能发展、情感发展、道德发展、人格发展等都与个体的大脑发育有关;再比如,在婴幼儿阶段,是个体心理安全感与自主感形成的关键期,对其一生都具有任何年龄段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例如,安全感是个体最基本的身心需求,如果婴幼儿一直处于吵闹、不安静的环境中,或又经历父母冲突或被虐待的状态中,婴幼儿的大脑就会自动调整其发育的进程,形成过多的警惕和紧张的神经递质。这些对孩子身心发育极其有害,有些负面影响可能是终生的。婴幼儿期是个体心智的发展关键期,身心变化明显,作为父母一定高度重视,树立科学、健康教养的观念,采用情感化、人性的方式,在温暖的氛围中与婴幼儿互动。

好奇是人类心理的特质;儿童,天生有好奇心,喜欢观察、探究周围的世界,从婴幼儿起就会用一些自我修正的想法和行为,去探索世界的运行规则。家长、老师要思考,驱使孩子思考、探索世界的能量是什么?好奇心。英国儿童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在与婴幼儿的互动中发现,婴儿似乎很小就知道物体的属性,不到一岁的婴儿就会系统化地分析与摆弄物体:他们会去摸它、把它撕开、把它放在耳朵旁边听、踢它,把它放进嘴里咬、把他给你,要你也放进嘴里尝,把它拆开,零件丢的到处都是。温尼科特认为,儿童的这一过程表明,他们在系统化地做实验,很严谨地搜集有关这个物体的所有知识,去探索物体与物体、物体与自己的关系,这也是儿童自我建构的历程。由此而论,我们生来就有探索自我、探索世界的强烈内驱力即动机,而这个动机又与好奇心有极大的关系。

当一个儿童被好奇心激发,进入主动探索事物内在联系、持续积极反馈的学习过程时,人脑可以产生一种自然的兴奋感,儿童能体验到高度的成就动机,脑的奖赏回路得以不断强化,是学习的内在动机更为持久、强大。对大脑的研究表明,激励机制与下丘脑系统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说,适当的外在激励和挑战,再融入内在的渴望,大脑会产生积极激励的效能。当合理的预期、适度的压力以及丰富的情感交融时,但的激励系统会产生愉快情感,使人能够享受娱乐、关怀和成就等行为。

儿童脑力开发要考虑年龄因素;动机心理效应提醒我们:家长与老师在激发孩子的动机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因素和心智发育因素,以不同方式,不同的要求去激发孩子的动机,千万不要拨苗助长,不能说教;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一样,动机也会不同,年龄小的孩子学习,主要是兴趣引发、由游戏引发内在动机,他们的需要单一,只关注当下,不考虑未来,家长和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儿童感到内心被任务吸引了、被激励了,他才会主动投入,不计得失;只有这样儿童彩绘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真正的幸福。

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最伟大的引动者。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