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看意大利心理学工作者在1980年代做的一个实验,他们通过猴子进行脑神经与行为训练的研究,在实验中他们无意发现,当猴子伸手去抓东西吃时,其脑运动使得脑皮层中的神经元活化起来;而看到别的猴子去拿东西吃的时候,它的脑皮层中的神经元也会活化起来。意大利的心理学工作者继续研究,在人的大脑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神经元及活化形态,于是他们给这种神经元取名“镜像神经元”。这个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人的模仿行为的内在的生物学机制。
模仿不但是最原始的学习,更是塑造人类行为的一双手,在心理学层面,美国心理学家也对婴幼儿的模仿力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大量的实验证明,孩子是天生的探索者,全世界的婴幼儿都有模仿力。那么什么是模仿呢?
心理学家给出的定义是: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心理行为现象。模仿是人与人互相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学习的基础,也是个体适应生活的一种行为表现,模仿还可以促进群体的形成。
从心理学层面看,模仿就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各位家长请你想想,当你的孩子一年365天都目睹者你的言行,孩子会受到什么样的熏陶?你说脏话吗?骂人吗?乱扔垃圾吗?打人吗?排队时插队吗?这些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印记在脑里,然后表现在行为上,当孩子有这些不良言行时,你反而会指责孩子,“这个孩子怎么会这样?”“这是我的孩子吗?”但是,你反省反省自己,这些不光彩的事情我做过吗?
榜样的力量!你就是孩子的榜样,哪些不良的行为,哪些不光彩的事情不做!而哪些你期待孩子做的事、孩子要学会的事,请你多做。
“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伊善小而不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