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子关系手册--接受亲子关系咨询的父母就是失败者?

(2010-01-02 10:49:54)
标签:

教育

亲子关系

父母

弱者

心理咨询

中国

改变

成长

育儿

分类: 教育的魅力(摇摆的教育)

接受亲子关系咨询的父母就是失败者?

这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尤其是在中国,大家都特别爱面子,如果一个家庭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而去寻找专业帮助,那绝对是一种弱者的表现,表明父母没有能力。

果真是这样吗?

无论从临床咨询看,还是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则来分析,我认为,持有上述观点的人是错误的。

我们对青少年教育这个问题的态度和我们对待性的态度有些相似,请各位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每个人都愿意读到、听到或者谈到这个话题,但如果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往往会装聋作哑、消极逃避。

现实中,是不是如此?

我们常常把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咨询)看成是示弱的表现,我们不敢承认自己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出了问题,在别人面前羞于提及,觉得这是没有面子的事。

有些父母在孩子教育出现问题后会想到寻求专业帮助,有些父母则根本不会寻求帮助,反而认为那是孩子的错,我们有什么错?即便是寻求专业帮助的那些父母,他们也会觉得这是不是一种弱者的表现呢?

寻求专业帮助并不是弱者的表现。

相反,这代表我们的自信,也表明了作为父母有能力进行改变。我的临床经验是,在家庭或孩子出问题后,越早去做咨询,问题就越容易得到解决。

作为父母一定要明白:大的危机往往源于对小问题长时间的放任。

只有鼓足勇气,克服那种“失败者”的羞耻感,家庭生活才可能得到明显改变和充满活力。

在中国,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咨询有:中小学自己设置的心理咨询室,共青团系统的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社会上的专业机构,以及省级心理卫生协会设置的心理咨询门诊;从业人员大多都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在预约时可以询问咨询师有无从事教育的背景,这点可以保证你咨询的问题能够有效解决;收费各地不同,被咨询者的咨询内容受保密;在去咨询前,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自愿是心理咨询有效果的关键。

我虽然是咨询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曾经寻求过专业机构的帮助,我的很多同辈(心理咨询师)也是如此,这不是不光彩的事,而是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

我需要成长,我们需要成长,孩子在成长,成长本身就需要外界的支持,以及内部的不断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