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 |
分类: 身心健康养生堂 |
——甘肃省首期灾后心理干预培训班培训记实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心理卫生协会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于5月13日派出医疗队赴陇南灾区;同时于5月14日组建甘肃首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组员两人,由省内专家对组员进行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救助培训,14日下午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开赴甘肃省陇南地震灾区。
为了及时帮助死难者家属、学生、伤残人员、救援人员摆脱心理恐慌,预防控制和减缓灾难造成的心理社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众健康,科学、规范地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心理卫生协会于5月24、25两天在兰州举办甘肃省首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班,请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兰州大学医学院等单位的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专家、学者讲授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和方法,按照国家卫生部下发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对我省十四个地州市的医生、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进行了培训。
甘肃省卫生厅厅长李存文、甘肃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梁淑凤、甘肃省卫生厅办公室主任王彦成、甘肃省卫生厅科教处副处长张亚平等领导参加培训班开班仪式。
北京大学医学部心理学教授胡佩诚作了“地震创伤后的心理干预”讲座,向学员们介绍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知识和干预技术;兰州大学医学院张玉堂主任医师给学员们作了“灾难现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开赴甘肃省陇南地震灾区具体开展工作的状况,建议后续工作组人员到灾区后应及时与卫生、民政、教育、妇联部门,以及社区和街道取得联系,随医疗队开展工作,首先做筛查工作,然后根据筛查评估情况逐级进行心理干预。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中国心理学界危机及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专家霍莉钦作了“灾后心理干预的理论与方法”专题报告,从心理创伤概念、心理创伤临床类型、心理创伤稳定技术、心理创伤救援者的自我保护四个方面介绍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和方法;兰州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王有德作了“灾后精神病症状的诊断与处理”的讲座,主要讲解PTSD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和鉴别诊断;兰州第三医院(精神病专科医院)副院长杨国周作了“个体在经历灾难后的心理反应”专题报告,他从身体反应、认知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心理危机干预阶段等方面,向学员们讲授经历灾难后个体的身心反应、干预技术和注意事项;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员、医学博士潘晓明作了“心理危机干预与文化载托”的学术报告,从人文关怀、民族情结、精神家园等方面分析了灾难对个体的心理、精神影响。
培训结束后,甘肃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梁淑凤做了总结性发言,对参加培训的学员提出三点要求:第一技不在高、善听则行,话不在多、能悟则行;第二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再做事;第三包容、接纳,这是心理咨询师的起码素质。
甘肃省第二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将于5月26日赴陇南灾区,一行五人,工作组由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