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亲情友情情绪紧张焦虑调节方法 |
分类: 教育的魅力(摇摆的教育) |
高考家长,你焦虑了吗?
家有高考学生的家长,最近这些日子你千万不能紧张、焦虑。参加高考的学生尽管已是十七八的“大人了”,但他们毕竟还小,心理承受能力不如我们,化解心理压力的能力更有限,而且还要担负跳龙门的大任,完成光宗耀祖的目标。本来心里的玄就绷的很紧,你在一紧张,把消极的情绪投射给孩子,岂不坏事?在这里,我愿意与高考家长探讨你们的心理健康,为你们缓解“高考家长焦虑情绪”支几招。
高考家长紧张、焦虑的原因主要是:A、家长期望值太高,担心孩子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家长的目标);B、担心孩子考不理想没有好的出路,影响孩子的未来;C、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要让孩子考个好学校、好专业,为将来未雨绸缪;D、再不能让孩子向我们那样生活了,一辈子没出息(什么是出息?);E、孩子考不好丢大人的脸面,被人说教子无方;F、平常教养不得当,学习不过问,临高考时着急。
心理学家在对1000名应届高考学生进行问卷测试后表明,其中8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情绪紧张、自我评价、学习热情、高考联想反应等心理、情绪指数受到家长情绪的干扰,这种考前消极的心理现象是影响他们考试心理稳定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在临近高考这段时间里,家长会出现“焦虑性神经症”呢?
教育专家认为,与高考学生相比,家长更深刻地认识到高考的“意义”意味着什么!许多家长生活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培养孩子上大学。为了孩子能考上大学,他们付出了许多并愿意付出更多,孩子就是他们的一切。你说说,在此种情况下,家长能不紧张、焦虑?
许多家长的情绪随孩子的成绩起伏,这些都使孩子产生一种感恩图报的心理,为自己的出路(高考)担忧,尤其是临近考试,家长就会不自然地紧张、焦虑起来,并把这种紧张气氛传递给孩子,成为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我们常说考生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其实,家长更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消极情绪投射给孩子。因此,我们在给考生减压的时候,不能忘了还有一个心理问题“高发群体”:考生家长。从某种程度上讲,应该先给他们减压,以免他们的坏情绪影响考生。
首先,要避免不良情绪影响孩子。A、避免对孩子“过度保护”。在家里说话不敢大声,走路关门小心翼翼,考前猛吃营养品等,都是过度保护的表现。这种紧张气氛往往不利于考生调节心态。B、家长首先要保持平常心,最好做到“内紧外松”,不要使自己的紧张情绪表现出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C、避免某些家庭琐事干扰孩子,家庭中最近发生的一些刺激性事件不要告诉孩子,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D、不要自己先感到高考是“大难临头”,制造没必要的紧张气氛。
其次,“高指标”造成“高压力”。A、不要设定高指标和过多关注分数。B、注意给孩子减压,不要与其他人攀比,鼓励孩子只要尽力就行,关键是完成好考试的过程。
第三,只顾挑剔,忽略栽花。A、我们的孩子缺的不是批评,而是充分的理解和帮助。B、如果要说孩子,也要采取委婉的方式,尤其不能在考前指责他。C、学会欣赏孩子,对孩子的努力多肯定,这会激发更多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