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性生殖器: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

(2006-12-19 17:47:25)
分类: 两性关系(情感与婚姻、性心理

在谈论或描写女性生殖器和性素质方面,人们一直都认为,那是一个被神秘的薄雾覆盖的,我们对其了解得很少的领域,尤其是当一个男人要了解女性生殖器时,人们会想到他的动机是什么呢?“了解女性生殖器”?那会使我们感到羞耻和恐惧。

实际上,人类在中世纪之前,对女性生殖器的了解是十分贫乏和荒谬的,来昂纳多·达芬奇就认为女性的生殖器非常可恶,而且谈论女性生殖器是一个禁区,常常用“女人的秘密”来替代女性生殖器;即使到了西格蒙德·弗洛依德生活的时代,弗洛依德也说他无法用自己的知识和认识描绘这个领域,他把女性生殖器比喻为一个黑暗大陆。只是到了20世纪以后,在现代医学,尤其是解剖学的帮助下,我们才对女性生殖器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为什么我们要认识或谈论女性生殖器,要仔细的讨论女性性器官及其生理功能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即使在当今中国关于女性生殖器和与性有关的知识仍然非常缺乏;另一方面,因为它和我们的生命、生活有关,与我们生命中的另一半有联系。

我们先来看,自古以来人们在描述或说女性生殖器时,是如何做的,人们都用什么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在下面的”是母亲向女儿介绍一些卫生知识时用的词语或者用“前屁屁”;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民间常用“BI”(女阴)来指称女性生殖器,当然这是一种低俗的称谓;“阴道”是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交流中使用的一个词,但它常常被作为代表整体的一种形成使用;在正规医学词汇中,性器官外部的名字是“阴门”;当女人的那个部位患病时,她常常会用“下边”、“尿尿的地方”、“我的下身”来表示。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还给自己爱人或情人的神秘地方创造了一些特定的名字,当然女人自己也给那个地方起了许多好听的名字。最有意思的在《一千零一夜》中,女诗人让她的情人用诗的语言来描绘那个地方,她的情人用“情欲的花园”、“通向永恒世界的大门”、“隐秘的园中小亭”来做比喻,但是富于想像的女诗人觉得情人的词汇太贫乏了,她自己用“孩子的摇篮”、“没有羽毛的鸟”、“没有胡须的猫”、“没有耳朵的兔子”、“着魔的小鞋”、“没有铁条的笼子”、“不会说话的舌头”来形象的比喻自己那个神秘的地方。

在欧洲一些国家,自古以来人们在谈论女性生殖器时常用这样一些词语,“盒子”、“爱情喷泉”、“枪套”、“金翅雀巢”、“山脚屋”、“城堡”、“装奶油的锅”、“没有牙齿的嘴巴”、“没有名字的鸟巢”、“桃子”、“玫瑰”、“豆子”、“无花果”、“西红莲”等。

在女同性恋者圈子中,她们也使用着自己能够听懂的术语来指称自己的生殖器。“小享乐品”、“小盒子”、“挂脖长巾”、“生命源泉”、“两腿之间的东西”、“女人特征”、“小猫”、“黑绒毛”、“湿液窝”、“吸奶嘴”、“性欲唇”、“欢悦唇”、“维纳斯唇”、“溅水布”、“海啸坝”、“花”、“雏菊”、“小地方”、“小硬头”、“欢悦小块”、“刺激小块”、“珍珠”、“时代广场”、“小阴蒂”、“欢悦小山洞”、“后门”等。

我以上所述,只是概要介绍人类对女性生殖器的一般认识而已,至于女性生殖器的结构,解剖学特征,在性欲方面与男性有什么不同等,那要等进一步走近女性生殖器以后才能开始。

我在这里给朋友们介绍这些关于女性生殖器方面的知识或现象,肯定就有会问,他的动机何在?尤其是当这些知识被一位男士介绍时,尴尬是可以想像的。不过没有关系,性知识普及在中国依然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就拿城市来说,我们那些自以为成为城里人的人们,对性知识又知道多少,性素质又如何呢?不要说那广大的农村了。因之,我写一些关于性的文章,其用意是宣传科学的性学知识、方法,这些文章是面向那些尊重科学的人的,当你阅读这样的文章后不要产生一些错误的想法。

性,不可能是随便的东西。即使在我们认为开放的西方,性也是一个较为严肃的话题和事情,而且在西方社会中还有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信仰存在,如果性泛滥,那些宗教人士、思想保守人士能熟视无睹?

中西文化不同,中西思想观念有差异,中国对西方的了解,西方对中国的认识肯定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马可波罗时代、在利玛窦时代、在李提摩太时代、在高罗佩时代,在当代,西方与中国在性方面的认识能相同吗?相对而言,西方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社会,思想如此;而中国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国度,尤其是在宋以后,中国的思想意识、文化进入一个停滞和黑暗的漫长时代。在性方面,我们是以自己的保守与人家的开放相比,二者有可比性吗?

所以,我一直坚持中国的性观念、性文化氛围、性知识普及依然处在普及阶段,我不同意中国在性方面已经进入西方20世纪中叶以前那种性观念科学、性氛围宽松的阶段了。对 李银河先生的一些观点也持部分同意的立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