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学播种者左利平
心理学播种者左利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574
  • 关注人气:14,3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底层是我们的过去——每个存在于城市里的人都要关注我们的原生态。

(2006-05-24 16:47:42)
分类: 往事与今生(由臣民社会向公民

没有人去过的村庄

——驻村工作队员手札

锐 

                          A

    我不知道,一个人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认识一件事、一个人和一个地方。

    我对寒冷、对艰苦、对环境差、对乡村社会、对农村工作的认识,都是从这次下乡开始的。

那个散发着煤气的寒冷夜晚,那个与老刘同到村长家吃饭的早晨,那个寒风习习中我们去日光温室的中午,那个村长带我们到一户贫困农户家去的下午,那个我和老刘在没有月色摸黑从乡政府回L村的深夜,那个沙尘暴肆虐寒冷依旧我们生不着炉子的傍晚,使我和老刘对农村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深刻的理解。

当我们从居住了半年的这个村庄离开之后,谁会记住我们?

那些村干部,那些党员,那些我和老刘共同走访的农户,那些来给我们反映问题的村民,那些对我们自来后就持怀疑态度的人们,那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乡干部?

我们居住过的那间房屋,我们取暖的那个炉子,我们半年间行走的由L村至乡政府的那条街道,我们去过的那条丰泰渠,

我们开过多次会议的那间会议室,我们在乡政府吃饭的食堂的那张木桌?

    谁能记住我们?

    尤其是多年以后,在岁月如烟似风的变化以后,L村的草木、耕地、街道、房屋、炊烟和新一代村民,他们会如旧的回忆起我们,以及我们和他们的先民们发生的那些事情?

这个叫L村的村庄,我和老刘居住了半年,我们的来和走,我们在这个村庄中所制造的一些事件,会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什么影响?

在这个村庄居住的日子里,我常常在想,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到这里干什么,我们是些什么人,为什么要在这里生活长达半年的时间?

我们的来和走都是突然发生的事件,我们的来是偶然的,可我们的走却是必然的,我们一定会走,会回到我们各自的生活中去。

谁会将我们留住?

我会将我们留住。把我们认识的L村留在我的心里,把我们对L村生活的体会留在我自己情感的村子里,让它再生长出一个村庄,乡村中国,我自己的村庄。任凭记忆的脚步在这个广袤的村庄里行走,看一看这个乡村的炊烟、田野、夜色和寒意四起的早晨。

我自己留在了L村,一个记忆中的乡村。

B

我住在这个叫L村的村庄已经有两个多月了。

    这个村庄以前叫财神阁,为什么要这么叫,我不知道。是图腾崇拜,还是迷信的原因?S乡各村都有庙宇,所拜的神贤也不一样,村民们为什么要敬拜他们?我也不知道。

我不知道L村真正有多大,L村最早的村民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虽然住在这个村庄的中心,每天也与村民们谈论耕田、挣钱、天气和婚姻等日常生活的话题,可我总觉得我们总是进入不了村民们但是心灵世界。

对一个村庄、一个村民的认识需要多少时间?

我在城市所学的全部知识能支撑我认识一个村庄吗?

这个村庄是居住在这里的村民的,我们是过客,是经过这个村庄到别处旅游的游子。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认识这个村庄,能不能进入那些村民的心灵世界,能不能与他们相伴厮守。

现在我理解了,为什么村民们总是对我们用异样的、奇怪的眼光审视,用戒备的口气和我们说话,用设防的心理和我们交往。我们不是在这里劳作的人,不是为着生计在这里消磨一生的人,不是和他们说生儿育女的那些人,我们是明天早晨太阳出来后会从这个村庄不声不响走掉的人,我们不会终生在这里与他们为伍。

我知道农民为什么如此热眼城市人、嫉妒城市人。

可以想想,一个人从生到死,花几十年岁月在一个地方与土地为伍,终年在土地里寻找他的人生希望,最终又老死在寻找希望的土地中,永远也没有走出这个没有尽头的村庄,一个人咋能高抬城里人?

我理解农民的小气、实惠和目光短浅,我要是农民也会为了几厘地、一个绳头和几棵树与别人大打出手,与别人动铁锨上锄头,因为我生活的环境就是局限我眼光的原因。我是农民,土地是我赖以安身立命的一切。

C

工作队的同志都走了。靖远的、白银的,他们分别于昨天和今天离开了这个村庄,只有我一个人留下来,一个人在乡上值班,若大的村庄就我一个人。

村庄陌生,人也生疏,只有乡政府的大院里偶尔能见到几个人,大家也不熟悉,见面礼节性的点头问话,或说点天气热冷之类的话题。

当我一个人在乡上几个村子中走动或穿越C村到L村那条街道时,村子中的人、街道上的人,走路的人都会用与以往不同的眼光看我。我立即感受到目光的异样,我是外乡人,我的穿着,我的走势,我的说话,我四处打量的眼神,还有我城里人的气质,都与他们不一样,我象一头怪物一样被村民们审视。这个来自城里的人他要到哪里去,他要干什么?

我喜欢在我还不十分熟悉的这个大村庄中溜达。村中的街道上不时有农用三轮车、四轮车,摩托车、自行车从你身边经过,有时也有桑塔那之类的小车风驰电掣般从你身边驶过;偶尔也有村民牵着驴、赶着骡子套着的架子车在街道上行走。

街道是泥路。街道上满是村民们凉晒水稻、玉米和小麦时撒落的水稻杆、玉米杆和麦草,稍不小心你还会踩一脚家畜的粪便。

夜晚的街道是危险的。各类车辆在雨雪天压过的道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稍不注意就会打趔趄或歪了脚。我和工作队的同志经常在夜色中走这条路。

我一个人留在了乡上。

冬天的村庄,夜晚的村庄,一个没有熟人的村庄。

乡上的干部明天就放假了,税费收缴基本完成,超过百分之九十五还要发奖金。他们要回家过年,要给妻子、孩子和老人带一份礼物,与家人分享年货办好的喜悦。过一个团圆的春节。

我一个人留在了一个没有人的村庄中。

D

我是一个人抵达靖远县城的。在白银的、靖远的驻乡干部纷纷离开后,我一个人孤身来到县城。

离开城市才二十几天,就有恍如隔世之感。

尽管我知道下乡工作只有六个月时间,尽管我知道迟早我们会回到大城市,还会汇入城市人的生活中去,但当我一个人在乡下,与白银市的老刘在L村伴守漫漫长夜,度过寒冷冬日时,我依然觉得那日子太漫长、太难熬。

    我知道,我曾经在农村生活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有农村生活的经验,熟悉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当我只身到农村后,在L村的村委会住下,生着煤炉、睡着冷床、到农民家吃饭,走在杂草粪便满地的乡村街道,走访农户、深入农田大棚时,我仍然感到十分不适应乡村生活,与农民有了距离,对他们的言行老爱用城市人的眼光审视,我已经城市化了,我已经没有农民的本色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