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品茗中的人生哲理[书评]
(2016-05-06 22:04:10)分类: 书评 |
【煮茶品茗中的人生哲理
——评《吾见如是》一书】
茶,又叫槚、荈、茗等,喝茶起源于中国。中华茶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汉族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上古的三皇五帝时代便有“神农以茶解毒”的故事。中国俗语中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则表明茶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自古以来,茶也是中国文人雅士们的一个消遣,和“琴棋书画诗酒”并列。
对于中国来说,天天喝茶的人何其多?可是能够真正喝出茶中真味的人却并不多,多数人往往跟我一样只懂得牛饮。今年年初的时候,鹏城某报编委吴文超老师出版了一本个人文集,名叫《吾见如是》。书中轻描淡写的文字,淡泊恬然,犹如一盏老茶,素味兰馨,使人回味无穷。
《人品茶,茶品人》《功夫在前茶在后》《真正的好味道是无味之味叫淡味》《一入陈茶深似海》《最大的用处,就是没有用处》《有一种心境叫忙着清闲》……这些都是《吾见如是》里面的文章。此书是吴老师的个人文集,收录的是他近年在报纸专栏上发布的文字。“吾见如是”指的是“我的看法”“我的意见”。尽管只是“一家之言”,但是却代表了其对种种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在书中,作者写佛写儒写道写人生,淡淡的笔触,字里行间却写出了诸多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
其实,我认识吴老师的时间并不长。尽管我们是海陆丰老乡(我是陆河人,他是海丰人),但是此前却无缘识得。后来在深圳因缘际会,才得以有机会相识。平常也没有过多的交集,偶尔在楼道电梯里遇见,打个照面、问个好而已。
不过对于其“好茶”“知茶”及“善谈茶”的名声我却早有耳闻,知道他是鹏城一位著名的“茶人”,以“善品茶”和“善谈茶”闻名于同事、朋友及社会各界。在当代中国,广东人向以喜欢喝茶闻名天下,其中又以粤东地区的福佬(潮汕)人为甚,喜欢冲泡“工夫茶”,对茶事比较讲究,愿意为之下“工夫”。
在和吴老师不多的几次亲密的接触中,有幸喝过三两次他冲泡的茶,深觉其确是茶中高人。一直以来,他给我的印象是温文尔雅、文质彬彬,身上散发着一种较典型的文化人气息。每次在煮茶品茗的过程中,边喝茶边闲聊,他总是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没有过多的说教,也没有咄咄逼人的话语,却总能令听者如牧春风,深感受教。
“功夫茶,既有功夫也有茶,而且先问功夫后说茶。中国功夫讲究内在修为。茶通禅,禅通大千世界。若是功夫不到家,茶归茶,禅归禅,两者八竿子打不着,茶之真味还欠奉。”也是从他口中,我才了解到“工夫茶”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多花时间和使用花销动作冲泡就叫“工夫茶”,而是“功夫在前茶在后”,首先要明了做人做事的道理,然后才有资格谈论、冲泡和品尝“工夫茶”。
“喝茶”看似简单,其实里面有非常多的“道理”,值得慢慢去探索和琢磨。不同方式制作的茶叶,泡出来的茶的味道是不同的。甚至同一种茶,用不同的水或不同的人冲泡,味道也不相同。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哪怕是出自同一个家庭,有着同一背景和起点,但是每个人要走的路和面对的情况并不一样,所以最终的结果往往也不尽相同。茶如人生,人生如茶。
好了,不写了,我要“吃茶去”……
幽壹
2016年5月6日于深圳
注:本微信公号只发幽壹的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幽壹”的微信公号:youciyi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