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湖:不能让图书馆沦为放书仓库

(2011-03-19 02:02:38)
标签:

罗湖区

借阅

南方日报

仓库

沦为

杂谈

罗湖:不能让图书馆沦为放书仓库

    2011年3月16日的《南方日报》深圳观察版,刊登了一条名为《罗湖:每8600人拥有一座图书馆》的新闻。这条新闻说:罗湖这个面积仅78.36平方公里的辖区,如今已经拥有5家街道图书馆、100家社区图书馆、15个馆外流动服务站,16台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藏书超过了110万册。

    该文还介绍到:罗湖所有的社区图书馆都加挂了“学生作业室”牌子,配置学生专用桌椅,并保证在周一至周五的下午放学时段(下午4:30到6:00)开放,以方便学生放学后能到作业室做作业。

    单看上面这两段论述,看起来确实很美,使人看了感觉深圳市罗湖区似乎真的是处处书香了。事实果真如此吗?从笔者的实际观察来看,其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罗湖表面上是配备了许多图书馆硬件资源,然而实质上的利用率却很低,有部分甚至纯粹是摆设,沦为放书仓库。

    深圳市罗湖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号称区内各街道社区都建立了小型图书馆。可是据我所知,这些社区图书馆中有一些只不过是一个空架子而己,根本就是有名无实。例如罗湖区笋岗片区,这个社区确实有个社区图书馆,设立在笋岗村原住民的祠堂里。该社区图书馆在外墙挂了一个牌子,写明每天的具体对外开放时间。可是有趣的是,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这么多年来,住在附近的笔者还从来没见它对外开放过。

    试问:类似这种挂着空牌子而无实质内容的所谓图书馆,就算建设再多又有何用呢?

    笔者认为:一所真正的图书馆,绝对不是哪个政府部门随便找一间房子,放几个书架,再胡乱找一些书籍往上一堆就行了。像这类平时大门紧闭,遇有上级领导前来检查时才对外开放的图书馆,其服务对象是前来检查的领导,而不是辖区内的普通市民,所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

    这种所谓的“图书馆”对于方便市民借阅书籍,促进市民阅读,以提高辖区内民众的整体综合素质,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它们的存在,只不过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以及使各级行政部门在年终写总结报告的时候能够有漂亮的数据而己,纯粹是为了向上级领导交差。

    因此,与其这样挂一些空牌子,还不如不挂的好,免得误导市民。否则的话,就请来点实实在在的,真正建设和开放一些图书馆,使广大市民能够更加方便地借阅书籍。如果长期大门禁闭,那么哪怕是藏再多的书,也不能叫公共图书馆,只能称之为“放书仓库”。

    建议罗湖区设立的社区图书馆,一律要有专人管理,并在工作日期间按时开放。同时还要制定简洁的借书和还书规划,手续要尽量简便些,以供辖区内的居民借阅,这样才能使图书馆为民众服务。只有让书籍流动起来的图书馆,才是有活力的图书馆。

    总的来说,包括罗湖区在内的深圳市如果要真正建设文化强市,就必须在普及图书馆方面继续深耕细作,真正为广大市民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最后希望罗湖的各种社区图书馆能够尽快按时对外开放,以方便附近的市民借阅,不要让图书馆继续沦为放书仓库。(QQ:33079930)

幽壹的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youyi009

      幽壹
2011年3月19日于深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