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难症之十:为什么越汇报越难成事?

标签:
国企改革用人制度体制体改柏亮 |
分类: 话聊财经 |
在日本11年的工作,虽然甜酸苦辣五味十全,但还是感觉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内干活干的很爽,三大块业务,我主管集装箱贸易设备的管理,我可以任其自由发挥而酣畅流利,我甚至可以随性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毕竟在总部公司有层层面面,就是有这个心也难以做成。
在日本,我可以将集装箱设备从有成本的调运改变成船公司有收入的调运,支线公司积极性提高了,代理公司SOC业务也有增长了,集装箱设备周转加快更多了。
在日本,我可以将已经装货的200个箱子,因贸易纠纷原因无限期推迟出货的超期重箱变成了可以赚钱的门道,和厂商谈妥租金,从总部手中转租下这批设备,一个0.60美元成本的设备,硬从厂家身上拿到5美元,最最关键还能擦去200个罕见的超期重箱考核的污点。
在日本,我可以将几年来由船公司支付的集装箱PTA特殊改装费该由客户自己承担,硬是将在日本的修理费一下子降了80%。
在日本,我可以不务正业,将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设备,从一味支出成本逐渐转化为可以赚钱的工具,开辟第三国到第三国之间的设备买卖,在避免关联交易下将集团外业务也纳入自己业务范畴。
在日本我可以帮助兄弟公司,通过一个电话,把积压在印尼和台湾的设备通过贸易的方式而彻底解放出来。
在日本,我可以无视总部因贸易流向问题,限制用箱问题,我可以随意利用SOC箱满足当地公司的出口用箱。
在日本,我可以直接寻找到航线,让大船在港口多逗留几个小时而多调运设备,让日本员工目瞪口呆。
在日本,我对总部每周的进口超期重箱的报告从来不催拆,甚至鼓励客户多占用点时间,因为他们每天支付给我高于设备几十倍的租金。
在日本,我看到电视上发生的自家集装箱货柜车翻车事故只会兴奋而不会着急,因为日本客户会赔出远高于我设备新箱的价格。
在日本,我可以收到120%的设备滞期金,有人说不可能,因为做到最好就是100%,那我说,除了业务不懂,你只会骗骗领导!
在日本,我可以忽悠到全日本公司英语最好的日籍副社长,让期乖乖向客户讨回了1700万日元的滞期费,让我蒙头大笑至少半个小时。据说就这个钱让日本公司报表数据好看多了。
而这些都是在其他地区不复存在在操作方式,我非常感谢全力配合我的日本同事们!
当一纸调令让我回到总部工作后,大领导甚至亲自安排我的工作,但做起来非常缓慢,内中阻力上下都有,写的报告无数也算了,等待却非常没成本,大领导称你在日本的工作很有成效,是不是在总部层面也能打开?我说难啊!问为什么?我根本无言以对,如此一年过去了,一单都没有办法做成。
一件事情,你先要做个设想报告,报告内容必须具体而且要有盈利测算,而且法规要完善,终于报告通过了,而后战发部,财务部给你开会,反正越多人越多事,中国人真的很聪明,把什么困难都想到了,最后就什么也办不了了?
所有业务必须一步到位,让其业务尽快上FY网络,进行网上交易等,再遍程、编序,和程序员都打磨熟了,终于熬到最后基本都可以上线了,但临门一脚还是黄了,因为线上提出要赚钱啊!
重组合并后的一次介绍会上,我说出了自己的职责,一年没有成交一单的工作流程,虽然虽然很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