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上海去母公司是必须的,延安高架去外滩是我首选,感觉道路并没有那么堵,变道现象也没有那么多,道路指示牌也很清晰,尤其路上行驶的车子也比以前干净的多了,GPS推荐我走外滩地道,其实我喜欢走街面,喜欢看路上的风景和变化,上海著名的外滩天文塔似乎已经移动了几十米了,外滩的下匝道似乎也改造了多次了,我已经到了黄浦江边了,小时候来这里忽然发现天空突然开阔亮堂了,那时候的浦东最多三四层平房,现在到外滩,犹如进了魔方.

外滩地道建造好后,外滩地面车流明显干净多了,红绿灯的变化也预示着上海已经和国际接轨了,一路畅通,唯一愁的是,我没有足够时间来更多记录今天的上海,一切是那么熟悉的楼宇,曾经经常去扯皮的官场,这些内外在都很熟悉的地方,今天成了一家家高档的会所和藏金之地了.里面的魔力可不是一般滴.

那座淡咖啡色的建筑就是上海大厦,曾经也是上海俯瞰外滩最佳看点,更是无数中外名人驻足的地方,上海工作期间经常能在那就餐,记得最出名的一道菜就是"炝虎尾"其实就是不冒烟但烫的出奇的大鳝鱼.现在已经基本吃不到类似魔幻的味道了.

穿过外白渡桥就进入北外滩了原来那破烂不堪的东大名路现在变了大样,根据规划,这里成了航运一条街,其实除了中海中远大楼在这里,似乎离真正的航运街差老远,至少没有一家类似汉堡港边海员物品小店等等,甚至海员酒吧都少的可怜,当然身边虽然有着黄浦江,但基本看不到黑皮肤蓝眼睛的海员了,缘由都去离上海最远、离浙江最近的洋山港了.想真正抵达上海港那是需要点魔爪力的.

北外滩对面就是原来上海人戏称的下只角地方,现在旧貌换新样了,昔日的滚地笼今天房价都超2万一平了,改革开放让老百姓都成了纸面上的百万富翁了,买的高的层面大多能看到黄浦江了,但能听得见汽笛声就要看能不能着魔幻觉了.

所谓的北外滩其实就是原来一条大名路,而大名路有点历史的就是那些老仓库,如今老仓库木有了,大多成绿地了,码头也前移了,这里成了名符其实的国际邮轮码头了,每周一班的中日渡轮象模象样停留于此,听说客人不多,毕竟48小时的航运时间是很难取代空中2个小时的飞行里程的.但希望是有的,一旦今天的80后未来都成了有钱的老头老太了,也许渡轮生意会好过一点,现在不行,现在俺爸俺妈们基本在靠晒太阳过魔日呢.

都说上海的发展看浦东,那是因为原来的浦东是下了轮渡就得换套鞋啊,那泥泞的地啊,真的无法轻易能穿过那破烂不堪的陆家嘴,现在的浦东,楼高了,路宽了,但缺少许那文化底蕴一点点,全是那钢筋水泥般的森林.很多人都喜欢住在浦东,那是对浦东浦西的不了解,其实我依然终守那名言,"宁可睡浦西一张床也不要浦东一座房".当然新上海人对这句话并不了解其深的含义?但对我这个老浦西的人,甚至老静安的人,想去浦东感觉路程十分遥远.这其实不是好事,但脾性难改确是不着魔的.
上海惊现巨矿坑深潭渊
上海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浦江水
新天地的青砖和木结构的阳台
冒入上海真正“金领”的诞生地
岁末探访上海胶州路
百年外滩依然是今天上海的象征 
霓裳上海静安不舍情
飞机上俯瞰上海外滩
飞上海,晕上海
咖啡馆开在大学周边真好 
探密中国小笼包发祥地
上海白昼 上海高温 二个百年未遇…
上海!上海!上海华山路! 
上海七宝老街
上海有条《武定西路》
上海中心城区保存最完好的石库门 
上海休假日记-----寻访上海老洋房 休假上海日记------游龙华古镇 休假上海杂谈(四)
上海变得上海人也不认识了...... 上海的老房子(二) 上海市中心仍然还有那样的老房子
上海第一家私营饭店今昔 上海阿婆们 她在这里写下传奇 皇帝放学拉!!!! 暂别大家,我们上海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