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台湾—上海重要而美丽的关隘

标签:
上海吴淞炮台湾湿地文化 |
分类: 上海故事 |
人有个坏习惯,自己家门口的地方往往是最容易忽视的地方,阿拉上海银应该都知道上海家门口就是吴淞口了吧,但上次在家休假,尽管高速道挤满了车和人,发现吴淞口湿地公园却是非常冷清,难得一个看海看江看草看船的好地方.
吴淞口是进入上海门户,与海和江呈三叉路口,也是航海者归家之路,看到锚又触景生情,曾经在汉堡码头边花5个马克的铁锚至今保留着,感觉锚是扎根有原则的工具,但人却会随波能漂流的.
所谓吴淞湿地其实就是在原来荒芜的岸边,搭起了木桥和篱笆,植上点灌木,留出点景点,呼吸一下大海的空气罢了
看见一艘集装箱货轮驶进吴淞口进黄浦江了,早知道这几年外贸集装箱货轮近的到外高桥,远的至洋山了,能进黄浦江的,那一定是内贸船,中国海运有100多年的内贸历史,做不好就不应该了.
吴淞口的海监控制塔,等于是上海门户的把门人,潮涨潮落,船舶进进出出,维系着上海每一天的生存,就是这么条水道,可是上海至关重要的生命线啊!
上海的湿地其实真不多,曾经的江湾湿地已经被开发钢筋水泥森林了,如今这里也许会有效保护下来的缘由,那就是她是上海门户的咽喉,也许这还是上海市民能最近亲近的唯一的湿地了.120万平方米的湿地,走一天也难.
如果说这里还有那么点原始味道的话,那归功于交通不便,来吴淞炮台湿地现在惟有自驾车了,公共交通不多,地铁更远.2007年开始建造,2011年正式开放,2000米长的水岸,
小朋友们喜欢在这里抓鱼捕蟹,这让我小时候住在西面的桂林公园那场景,随手能抓到一桶螃虮,现在那里河水都呈褐色的了,连水草都不长了,船也无法航行了,根本就是化工厂的排泄池了.
吴淞炮台名符其实,那是上海的骄傲,但骄傲归骄傲,很多上海人其实没有亲临过,清朝时借此地形建造水师炮台,所以得名为炮台湾。民国21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十九路军将士在炮台奋勇战斗,多次击退日军进攻,成为炮台湾的又一重要史实。
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具备了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功能,形成上海水上门户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传承了炮台湾悠远的历史文化,展示了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它既保留了长江滩涂地的原生态风貌,同时利用地方文脉、军事文化渊源及一系列新建设的相关休闲活动设施,使公园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是集文化历史、生态景观、创意时尚于一体的现代化森林公园。
在茅盾、郁达夫的一些小说中,也都描写到青年男女坐火车去炮台湾游览的情节。1922年4月30日,湖畔诗人冯雪峰、汪静之、潘漠华来沪,应修人便领他们坐火车到炮台湾游玩,次年7月,冯、潘、应等人又来此畅游抒怀。凡此,都说明了炮台湾在当时上海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炮台湾——上海重要而美丽的关隘!
上海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浦江水
新天地的青砖和木结构的阳台
冒入上海真正“金领”的诞生地
岁末探访上海胶州路
百年外滩依然是今天上海的象征
霓裳上海静安不舍情 飞机上俯瞰上海外滩
飞上海,晕上海
咖啡馆开在大学周边真好
探密中国小笼包发祥地 上海白昼 上海高温 二个百年未遇…
上海!上海!上海华山路!
上海有条《武定西路》
上海中心城区保存最完好的石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