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话剧一条街文化 |
分类: 我的话剧 |

安福路
逛安福路是我每次回上海的保留节目,不去走一下,看一下,总感觉没有回上海似的,这次回上海,正好赶上很多话剧在排练之中,话剧中心的“商鞅”准备去北京展演了,而“秀才与侩子手”正打点行装去台湾演出了,很多演员都投入到排练抗震救灾的剧目中,6月初的上海话剧舞台正处于空白期,好在话剧中心D6空间有几个小戏在上演,我还是看了由现代人剧社演出的“上班这点事”说的是白领人在写字楼内的生活压力,而另一经典话剧“婚姻风景”则叙说了中年男女危机人生,不管如何,好坏过了把瘾。
青话园
逛安福路间,我还是混进了我父亲生前的工作几十年的单位,上海青年话剧团大院内,虽然这里早已经出租给一家咨询公司了,但这里一草一木还是让我感觉很温馨,只不过,原来排练厅被改成办公室了,但应该说,总体外观没变,只不过是话剧演员没能在这环境下排戏,是很可惜的,市场经济驱使着人们不得不考虑更多的生计,而不是艺术了。
街边雕塑
安福路上,最亮点,仍然是戏剧大师佐临先生的雕像,人们能充分感受到话剧艺术在这条街氛围是那么浑厚,坐在这里,好像也在看一部话剧。
话剧中心剧场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原来上海,十个话剧九个赔,现在是十场话剧十场赢,我到不很赞成这样说法,毕竟原来话剧团体没有自己的剧场,而上海原来的话剧专业场所的长江剧场,解放剧场,上海艺术剧场等,都要收取剧场费的,而现在话剧中心有自己的剧场,相应成本要低很多,这样如果再没有更多好话剧问世,那就说不过去了。
在这里,走了很多,看了也很多,坐在这里也是极大享受,上海话剧爱好者真是幸福,能有那么好的硬件环境,感受话剧带给我们的魅力,此时,应该让我们感谢上海话剧前辈们给我们创造了全世界第一条“话剧一条街”,只要我回上海,我一定不会忘记你,也一定来看你的,我心中最美的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