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海美食传统 |
分类: 天下美食 |
http://i18.photobucket.com/albums/b110/loulanbb/08-4053b.jpg
很多朋友一和我谈起上海人早晨平时都吃什么时候,大多数停留在上海人吃泡饭的记忆之中,确实上海人过日子比较会算计,将晚上吃剩下来的米饭,第二天一早加点水,烧开就成泡饭了,有的甚至根本就不烧,直接将开水倒入米饭中,直接下肚,那时主要家中人口较多,早晨时间又很紧张,而且一觉睡醒,身子干干的,不像广东人,能悠闲喝早茶,泡饭只能权当早茶喝了,而我小时候,感觉吃的最好乃是上海友联的生煎馒头,北方人叫生煎包子,而上海人将馒头和包子都称馒头。那时我还和父母住,在南京西路和陕西路口上,有一家非常著名的友联生煎店,那时候,看见大师傅,倒油,利索将刚做好馒头整齐垛放在大平锅上,潇洒地转了几下,然后倒上一大碗清水,盖上锅盖,调节火侯,二分钟后,掀起过盖,一阵漂香,大手一挥,葱花撒落,金黄漂香,绝对诱惑,那时的煎包大师傅绝对是我崇拜偶像,如果那一天,如果我也能当上生煎大师傅,那就太幸福啦,今天咬上一口渍渍可香鲜美的生煎馒头,让我又回到了儿时手捧小铝锅,排着队在友联生煎店门口的情景。
生煎馒头毕竟不是天天能吃到的,碰到改善,也许能尝一下,而上海人早餐很大一部分是大饼油条,那时早餐一般一天1毛钱,大饼3分,油条4分,豆浆3分正好吃饱,而粢饭糕一般一周也就能吃上一次,所谓粢饭糕也就是把吃剩下来的米饭,压紧整型成长方片型后,放入油中氽至金黄即可,比较耐飢。
今天的上海滩,城市化进程尤其现代,但仍然还保持着上海传统早点的特色,但真正有品牌效应却不见一家,虽然上海生煎在全球各地都能看见,但真正在大上海能找到真正品牌的生煎,包括友联生煎,早已不见踪影,上海南京西路陕西北路上的原友联旧址,早已经成了上海新城市的新座标--66层的恒隆广场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