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私房菜的主题那么北京访学的见闻和收获还是从全鸭,宴开始吧!
我们这次去北京吃全聚德烤鸭可是有很多的经验和教训:
1、量:不能点太多,特别是全鸭宴,3人份的其实4、5个人都吃不完;
2、价:非常高,还收10%服务费,3人全鸭宴一共下来花了5百多元,但是物有所值。就像全聚德大厅里的招牌上写的:海内独一家——这么肥一只鸭能考熟,而且皮酥不糊,还真是门技术!何况每只烤鸭都发放证书,证明你吃的是全聚德的第几只烤鸭;
3、店:我们这次去的是前门那家店,据说那里放的是最正宗的全聚德牌匾,味道也最正宗;
4、时:全聚德不是24小时营业的,各个连锁店的经营时间不太一样,比如,王府井的那家中午还歇业好几个小时。所以去之前要问清营业时间,否则容易扑空,扫兴而归。比如这次我们去王府井那家的时候就没碰到,好在他的正对门就是天津狗不理包子店,否则真是要扫兴了!
还是赶快来介绍3人份的全鸭宴菜式吧:首先上来的是一人一份的鸭肺汤,里面放了很重的胡椒压臊味;然后是清水芦笋,够清淡营养,足以平衡鸭的油腻;还有芥末沾卤水鸭舌,好吃得不得了,真没想过鸭舌有此种吃法;一个大师傅会专门推车过来把我们点的烤鸭当面片皮,纯鸭皮蘸面酱直接吃,而带鸭肉的则包面皮和大葱蘸酱吃;鸭架会问你带回家还是煮汤,我们当然选汤;后来上了一大盆奶白色的鸭架汤,我们一饮而尽,据说还能加汤,可惜我们肚皮空间实在有限;鸭杂被加入辣椒红烧,放在沙锅中焗热了一大锅端上来,已无力再吃多少;还配了一盘菠萝酱蘸的炸大虾,更是难以消斋。幸好没点饮料酒水。我们已是酒足饭饱。
北京之行访问了人民大学某著名学院的院长,感觉他太忙了,不过还是耐心地接待了我,并指出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和方法。他认为现在博士生的学习问题主要出在文献阅读上,国内外当期的业内前沿很多博士都搞不清楚,所以写出来的论文才质量不高。这点我很赞同,我来访学的目的也是希望在首都穷尽相关的前沿资料,找出他所说的前人与我的研究之间的GAP。
我觉得不光是博士研究生,所有做科研的学者和研究生都应该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很早以前我就感觉在中国的学术领域有一股浮躁的氛围,好的作品多是抄袭或借鉴外国人的佳作。原创性很少。所以现在聪明一点的研究生都不看中国人写的著作,而是看译著或者干脆英文原著。因为很多译著的翻译水平实在是太臭了,基本上是对照英文单词逐字翻译,不调整语序,更没吃透原文。这也算是介绍给大家的一个学习的捷径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