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梦:伴我同行》:成人儿童节的狂欢

标签:
情感文化文学/原创 |
分类: 美文分享 |
虽然是打着陪女儿的旗号,在一个还算热闹的年傍晚,名正言顺的走进南京路的大光明电影院。不过说实话,这部《哆啦A梦:伴我同行》显然不只是针对孩童的电影。“陪伴”、“感动”、“眼泪”等词汇在前期营销中反复被提及,所谓情怀和共同的童年记忆成为最大卖点,这样情节设计和泪点兜售可不是一般的小孩能全然理解。
90年代,也正是我出们的小学时代,“机器猫”系列成功引进中国,很快这个蓝胖子便家喻户晓,成为80后至90后成长回忆中最亲切的小伙伴之一。我们这代人,恰逢计划生育“一人超生,全村结扎”的最严苛年代,作为全球最独特的新物种——“独生子女”一族,这代人的成长不同以往,也备受关注。
因为独生,童年时代更多时候是一个人度过,少了些兄弟姐妹间的嬉戏打闹,充裕的是一个人独处的精神王国。于是,一本漫画书、一部动画片、一堆小玩偶乃至一个杂乱不堪的小院就能构成一个丰富的奇幻世界,嘴里碎碎念的拼凑出不同冒险剧情。于是,在遇到苦难或挫折的时候,也会躺在小床上咬咬牙阿Q一下,浸淫在拥有一个机器猫的想象中。
然而,成长终究是孤独的,每一个大熊都要学会独自长大。那些儿时偶尔保护过我们的玩伴或者依赖着的亲人,总会在我们成长的漫长岁月里慢慢消逝或者离开。就像影片中未来的大雄望着远处公园熟睡的小哆啦A梦,嘴角微微上扬,对童年时代的自己说:“我想,我还是不见了,那是你年轻时的伙伴,好好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日子。”
没错,正如主流媒体给出的标题“蓝胖子赚足眼泪赢票房”,豆瓣影评8.3分算是对这部成人儿童节礼的中肯评价,影片上周天单日8800万元的票房也一举超越《功夫熊猫2》,成功创造内地动画电影的当日之最。
这样的成绩,就像六一当天被叔叔阿姨们玩坏的朋友圈一样,随着90后逐步踏入社会,80、90成为市场消费主体的趋势已不可阻挡,所有的怀旧都会针对这波“小叔叔小阿姨”们精心包装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