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交钱就拆线”拆掉医德底线

(2011-08-11 09:00:34)
标签:

手指

拆线

白眼狼

医疗体制改革

杂谈

分类: 议论风生
不交钱就拆线”拆掉医德底线
  王孝武
“不交钱就拆线”拆掉医德底线

   
    打工仔小曾手指受伤到医院治疗,手术完成后发现所带金钱不够支付医疗费,当时他听见有医护人员说:“要么交钱,要么拆线!”由于钱不够,小曾已经缝合的手指又被拆线。事后当值医生则称,是小曾一行人嫌医药费太贵,他才照做将线拆除。(8月7日《楚天都市报》)
    我真的不愿相信这样的现实,一个已经缝好打上石膏的手指,因为患者付不起手术费,又被血淋淋地拆线了。但这就是现实。我真的不愿意相信,心目中曾经的白衣天使,竟干出了白眼狼的勾当,可这就是现实:这样的白眼狼就出现在我们身边。
    尽管医生事后称,是小曾的工友嫌医药费太贵自己要求拆的,可大多数网友还是无法相信——也许是小曾钱不够,情急之中一句赌气的话呢?更何况,就算是小曾自己要求拆的,一个有职业道德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生,也不该把血淋淋的手指当成拉链。
    对于靠洗盘子谋生的打工仔小曾来说,1830元的手术费确实不是个小数目:他辛辛苦苦洗两个月盘子,可能也攒不了这么多钱,他嫌手术费高也在情理之中。但钱的问题,按理说不应成为医生治病救人的先决条件,毕竟健康无价、人命关天,手指受伤如箭在弦上,我不相信医院和医生分不清1800元和人的手指孰重孰轻。
    可现实就这么无情,“向钱看”也不是武汉三医院这一家医院才有的问题。据中国新闻网报道,7月27日晚,河北安国市中医院救护车接走了一名遭遇车祸被撞伤的女病人。在认定该女子为流浪人员且有智障后,该医院未对其做进一步检查。值班副院长在询问其病情后,“顾及医院利益及病人实际情况”,决定将其“送”至邻县博野境内。28日,该女子死亡。说白了,这位副院长所顾及的所谓“医院利益及病人实际”,和武汉三医院“缝了手指又拆线”的动机如出一辙:担心病人没钱。
    “向钱看”,可怕的“向钱看”,已经让一些无良的医生变成了赤裸裸的白眼狼,他们眼里只有钱,为了钱他们甚至可以不顾病人死活。呜呼!悲哀!
    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医学泰斗吴孟超院士,曾在一次演讲中痛批医疗界“向钱看”现象。他说,自己最不愿看到的是,现实中一些白衣天使已经变成了“白眼狼”,他们只知道向钱看,对病人的痛苦丧失同情心、麻木不仁。一些医生看病时,对地位较高、经济富裕者十分细致,反之,则粗心大意。
    吴孟超院士这席话一针见血。那些一切“向钱看”的医生,已经玷污了医生这个职业。值得深思的是,“向钱看”绝不是个别医生的个别行为,而已然成了一股行业歪风。如何刹住这股歪风,已成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8月8日《深圳商报》、《法制晚报》 8月10日《半月谈》

“缺钱拆线”拆了医德底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8日 04:44  深圳商报

  □ 王孝武

  打工仔小曾手指受伤到医院治疗,手术完成后发现所带金钱不够支付医疗费,当时他听见有医护人员说:“要么交钱,要么拆线!”由于钱不够,小曾已经缝合的手指又被拆线。事后当值医生则称,是小曾一行人嫌医药费太贵,他才照做将线拆除。(更多报道详见本报今日A8版)

  我真的不愿相信这样的现实,一个已经缝好伤口打上石膏的手指,因为患者付不起手术费,又被血淋淋地拆线了。但这就是现实!我真的不愿意相信,心目中曾经的白衣天使,竟干出了如此残忍的事,可这就是现实:这样的残忍就出现在我们身边。

  尽管医生事后称,是小曾的工友嫌医药费太贵自己要求拆的,可大多数网友还是无法相信——也许是小曾钱不够,情急之中一句赌气的话呢?更何况,就算是小曾自己要求拆的,一个有职业道德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生,也不该把血淋淋的手指当成拉链。

  对于靠洗盘子谋生的外来工小曾来说,1830元的手术费确实不是个小数目:他辛辛苦苦洗两个月盘子,可能也攒不了这么多钱,他嫌手术费高也在情理之中。但钱的问题,按理说不应成为医生治病救人的先决条件,毕竟健康无价、人命关天,手指受伤如箭在弦上,我不相信医院和医生分不清1830元和人的手指孰重孰轻。

  可现实就这么无情,“向钱看”也不是武汉三医院这一家医院才有的问题。据中国新闻网报道,7月27日晚,河北安国市中医院救护车接走了一名遭遇车祸被撞伤的女病人。在认定该女子为流浪人员且有智障后,该医院未对其做进一步检查。值班副院长在询问其病情后,“顾及医院利益及病人实际情况”,决定将其“送”至邻县博野境内。28日,该女子死亡。说白了,这位副院长所顾及的所谓“医院利益及病人实际”,和武汉三医院“缝了手指又拆线”的动机如出一辙:担心病人没钱。

  “向钱看”,可怕的“向钱看”,已经让一些医生变成了赤裸裸的势利眼,他们眼里只有钱,为了钱他们甚至可以不顾病人死活。呜呼!悲哀!

  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医学泰斗吴孟超院士,曾在一次演讲中痛批医疗界“向钱看”现象。他说,自己最不愿看到的是,现实中一些白衣天使已经变成了“白眼狼”,他们只知道向钱看,对病人的痛苦丧失同情心、麻木不仁。一些医生看病时,对地位较高、经济富裕者十分细致,反之,则粗心大意。

  吴孟超院士这席话一针见血。那些一切“向钱看”的医生,已经玷污了医生这个职业。值得深思的是,“向钱看”绝不是个别医生的个别行为,而已然成了一股行业歪风。如何刹住这股歪风,已成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要么交钱,要么拆线!”

2011/08/08 14:35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法制晚报    

  在武汉打工的小曾,手指受伤到武汉市第三医院治疗。手术完成后,他发现所带的一千元现金不够支付医疗费,当时他听见有医护人员说:“要么交钱,要么拆线!”于是,小曾默默举起了石膏还未干透的右手,在没有用麻药的情况下,看着医生把石膏和线拆除。

  随后,小曾在另外一医院花了800多元缝了八针。据当晚的值班医生介绍,是小曾一行人拒绝交费,并要求他将线拆除,他只好照做。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向钱看”成行业歪风

  “向钱看”,可怕的“向钱看”,已经让一些无良的医生变成了赤裸裸的白眼狼,他们眼里只有钱,为了钱他们甚至可以不顾病人死活。

  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医学泰斗吴孟超院士,曾在一次演讲中痛批医疗界“向钱看”现象。他说,自己最不愿看到的是,现实中一些白衣天使已经变成了“白眼狼”,他们只知道向钱看,对病人的痛苦丧失同情心、麻木不仁。一些医生看病时,对地位较高、经济富裕者十分细致,反之,则粗心大意。

  吴孟超院士这席话一针见血。那些一切“向钱看”的医生,已经玷污了医生这个职业。值得深思的是,“向钱看”绝不是个别医生的个别行为,而已然成了一股行业歪风。如何刹住这股歪风,已成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得不回答的问题。王孝武

  
某些医生的价值观“不交钱就拆线”
2011-8-10 8:15:09     编辑:常磊     来源:半月谈网综合

 

我真的不愿相信这样的现实,一个已经缝好伤口打上石膏的手指,因为患者付不起手术费,又被血淋淋地拆线了。但这就是现实!我真的不愿意相信,心目中曾经的白衣天使,竟干出了如此残忍的事,可这就是现实:这样的残忍就出现在我们身边。

尽管医生事后称,是小曾的工友嫌医药费太贵自己要求拆的,可大多数网友还是无法相信——也许是小曾钱不够,情急之中一句赌气的话呢?更何况,就算是小曾自己要求拆的,一个有职业道德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生,也不该把血淋淋的手指当成拉链。

对于靠洗盘子谋生的外来工小曾来说,1830元的手术费确实不是个小数目:他辛辛苦苦洗两个月盘子,可能也攒不了这么多钱,他嫌手术费高也在情理之中。但钱的问题,按理说不应成为医生治病救人的先决条件,毕竟健康无价、人命关天,手指受伤如箭在弦上,我不相信医院和医生分不清1830元和人的手指孰重孰轻。

可现实就这么无情,“向钱看”也不是武汉三医院这一家医院才有的问题。据中国新闻网报道,7月27日晚,河北安国市中医院救护车接走了一名遭遇车祸被撞伤的女病人。在认定该女子为流浪人员且有智障后,该医院未对其做进一步检查。值班副院长在询问其病情后,“顾及医院利益及病人实际情况”,决定将其“送”至邻县博野境内。28日,该女子死亡。说白了,这位副院长所顾及的所谓“医院利益及病人实际”,和武汉三医院“缝了手指又拆线”的动机如出一辙:担心病人没钱。

“向钱看”,可怕的“向钱看”,已经让一些医生变成了赤裸裸的势利眼,他们眼里只有钱,为了钱他们甚至可以不顾病人死活。呜呼!悲哀!

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医学泰斗吴孟超院士,曾在一次演讲中痛批医疗界“向钱看”现象。他说,自己最不愿看到的是,现实中一些白衣天使已经变成了“白眼狼”,他们只知道向钱看,对病人的痛苦丧失同情心、麻木不仁。一些医生看病时,对地位较高、经济富裕者十分细致,反之,则粗心大意。

吴孟超院士这席话一针见血。那些一切“向钱看”的医生,已经玷污了医生这个职业。值得深思的是,“向钱看”绝不是个别医生的个别行为,而已然成了一股行业歪风。如何刹住这股歪风,已成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得不回答的问题。(王孝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