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宏村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
宏村村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其间以“承志堂”最为杰出,它是清代盐商营造。占地二千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此房气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据史料记载,“承志堂”是黟县境内保护最完美的古民居,到此参观的国内外游客,无不为之倾倒。
宏村水系是依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牛肠”在流入村中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湖面上,白云被倒影在水中,美极了。真可谓“云中有云”。南湖是宏村最为灵气的景观,位于“牛肚”,绿水常流。远观,岸边成荫的绿树枝繁叶茂,那长长的柳枝条和那些写生作画的人,以及民居、画桥和远处的群山被倒影在水中,与湖中荷花交相辉映,就象一幅水彩画,让我想起那句“人在画中游”。身临其境,让我如痴如醉。近观湖面,一大片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摇曳。在满塘的荷花中,初生的花苞如一个巨大的毛笔头,探出身好奇的观望着游人;有的小荷展开了粉红色的花瓣,好似害羞的孩子,看着岸上的游人羞红了脸,还有的荷花完全绽放了,露出了嫩黄色的花蕊。一阵风吹来,满塘荷花翩翩起舞,又似一幅画中画了。
南湖石桥上,尽管桥上人来人往,却依旧散发着岁月的宁静与沉香。有多少人在桥上留下倩影,又有多少人在桥上含笑回眸,可是却没有人会在桥上驻足远眺,只因游人不断,你想多停留片刻也不允许。那脚下的石桥见惯了人来人往,度过了春雨秋风,石桥默默承载,从容淡然。真的是:远山如黛,疏烟淡绕。
宏村美,美在徽派建筑,白墙黑瓦,鳞次栉比,马头墙翘角飞檐,高低错落。水中间有一座小小的拱桥,仿佛一道彩虹,一弯明月,横亘在水面上。从池塘的一面看过去,房屋倒映水中,水中便有了蓝天,有了白云,有了粉墙黛瓦,波光潋滟,疏影横斜。那山,那水,那墙,那瓦,那桥,那倒影,像一副剪影,又像一副水墨画,置身其中,婉约,典雅,宁静,让人心醉神迷,仿佛来到画中。
小巷青石板铺就,两边是高高的马头墙,粉白的墙面被风雨侵蚀得有些斑斓,靠近地面的地方长满了青苔,雕刻出了岁月的痕迹。一侧的地沟里有溪水在流淌,水流经各家各户后汇入村头的南湖。墙内是重重的院落,斗拱飞檐,阗寂无声,透着几分神秘。有几株枝繁叶茂的大树,枝丫不甘寂寞的探出墙来,给小巷送来一片浓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