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堂水镇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响堂水镇清澈的河流,小河两岸古朴的建筑。在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桥。一座一座,形态各异。而每一座桥,都有它迥然不同的风格。然而,每走一座桥,每跨一步台阶,都可以移步换景,体味完全不一样的心情。那一座座弯弯的桥,休闲舒适地横卧在水面上。桥下,绿水盈盈,清波漾漾,崭新的小船悠悠地从桥洞中穿行而过。那些朔流而建的仿古木阁楼,时刻焕发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漫步在响堂水镇的青石小路上,满怀喜悦地欣赏眼前独具特色的仿古建筑,层次秩比的檐角和如梦如幻的小桥流水。响堂水镇处处皆风景,仿佛是水墨峰峰的缩影。
夜晚的响堂水镇,在灯光映衬下波光粼粼,坐在小船上,徜徉在小河上,听着美妙的旋律,欣赏着两岸夜景,真的像在南京秦淮河上桥洞里、屋顶上、水中,黄的、红的、白的、紫的、绿的所有的夜景灯,都是设计者根据周围的建筑物独具匠心的设计。这如诗如梦的色彩,将小桥、流水、人家,勾勒得美轮美奂!所有的一切美感汇聚在一起,让水镇更加显得妩媚妖娆。夜晚的水镇是一片灯的海洋。整个水镇在夜色里,仿如是张泽端笔下的一幅画卷。此时此刻,我真的体会到了“人在画中,画中水中”。小河两岸的商铺热闹非凡,酒吧、小吃店、咖啡厅、饰品店,琳琅满目,商业气氛浓郁。两岸游客熙熙攘攘,吆喝声、叫卖声、游人相互之间的交谈,所有声音,自然地交织在一起。
这里不仅有美景,更多的是美食,它集中了周边省市的美食特色,你走入其中,各色美食,让你目不暇接,能让你挑花眼。贵妃糕,因杨贵妃喜食而得名,又名豌豆黄,为陕西特产。油炸蝎子脆而不坚、香酥可口。蝎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全蝎常用来治疗惊痫、风湿、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耳聋语涩、手足抽搐等。“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驴肉性温,营养价值丰富,由于驴肉肉质的特殊性,炮制起来颇为不易:火候没到,驴肉变韧,咬不动;火候稍过,肉就变烂,这里的全驴宴,堪称经典中经典。红薯粉条是一种汉族传统名产,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经他做出的红薯粉条久煮不烂、清香可口,手工粉条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再加上红薯粉条本身的柔韧嫩滑,更加爽口宜人。挂面是和村当地村民纯手工打造制作而成,不含防腐剂,醒面12小时以上,通过几道盘条工序拉面而成。因面心是空的,又叫空心面。
保定驴肉火烧、长寿挂面、正宗肉夹馍、臊子面……云南鲜花饼,核桃、大枣、山蘑、酸枣……应有尽有,没有你吃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了。这还有各种手工艺术品,木板年画、皮影、剪纸、泥塑、织布、缝纫……
我们一进小镇,就坐在一家红木烧烤店了,三个人,10串羊肉串,3个烤翅中,还有什么烤面筋,当10个羊肉串送过来,我们就傻眼了,肉串太大了,也就推掉没有做的一些。另外,我还叫了三个驴肉火烧,两个凉皮,一个担担面,可把我们撑坏了,在看到别的小吃,也只能眼馋了,因为肚子已经盛不下一点东西了。
很晚了,水镇还没有游到一半,但也只能如此,回头一眼,响堂水镇,我还会光顾的。
记得一个曾经生活过这附近的朋友说,响堂水镇,是现在的名字,过去就叫和村街(镇),村里流淌的溪水清澈见底,不过,后来被污染,臭味溢出。从小在这里长大,没有感觉有特别之处,更没有留恋它。近年来,由于美丽乡村建设,才有“响堂水镇”之说。虽多年没去,印象中一直认为是臭水沟而变。回想一下,臭味,臭味。不过,如果现在朋友再来的话,一定会和我一样留恋往返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