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峡的遐想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通天峡位于山西长治境内,与河南接壤,当然属于八百里南太行的南端了。
今年,也许春天来的晚些。初春的南太行,当第一缕春风从冀南平原刮过,迎春花把大山点缀的一片生机盎然。山是刀劈斧剁一般,光秃秃,直上直下的山体,毫无生机。
或木板修建的栈道,或石板铺就的小路,小路两边溪水潺潺,潭水碧绿,清透彻底。
现在谈不上乍暖还寒,但灰蒙蒙的山脊上,植被还在吐绿,所以略微显得荒凉,但这并不影响游者的心情。
太行山不比江南,山的青翠、幽静、深邃,但也赋有自己的特色,挺拔、雄伟、朴素的美。来通天峡之前,就听说通天峡有“小九寨”之称,是不是道听途说,需要你自己去感受了,衡量一家山水,需要你自己亲临,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
上山的人,走走歇歇;上山的人,衣物走走脱脱;上山的人,走走少少,或更多的人,望天却步,返身下山了。
刚开始,还热情照相的人,现在早把相机丢进包包里,那种初见大山的激情没有了,仅剩下疲惫了。
起的大早,很多人还没有来得及吃饭,所以在山下就有人囔囔说吃山西凉皮、山西拉面了。一路上很多人边走边吃,但多数能遵循一个规矩,不随地丢垃圾,文明旅行。极少数人,切不这样做,明知道垃圾箱就在十步之遥,却不想多走。也许他们真的爬山累了,就把垃圾丢在山涧,或者丢在路上,姑且原谅他们累了。
那些一路上折花,路边随意挖野菜,玩稀奇古怪的照相,践踏花草,毁坏公共设施的人真的很可恨。他们或骑在树上,会站在栈桥上摇晃,毁坏公共财物不说,还影响别人过桥。
在人精疲力尽的时候,上体上一行字鼓舞的人们,“前行400米,有饸饹面、凉皮”。百倍精神的人,当然包括我了,加快了速度,想尽快一睹,饸饹面、凉皮的芳容。
山泉水之作的,糯糯的凉皮,并不像平原的制作的凉皮劲道、爽口,但是加点山西陈醋、芥末油、辣椒油,味道也还是不错的。不过瘾,在来一碗饸饹面,虽然不是杂粮面,但是劲道的小麦面加上北方大酱搅拌的鸡蛋卤,味道也不差哪里去。
在中间小歇的时候,偶有一阵山风吹来,片片粉红色的山桃花,像桃花雪般纷纷坠落,好不壮观。一阶阶,拾阶而上,虽然没有走走停停,也不敢走走停停,一路欣赏风光,但是眼角的余光已经把风光摄进眼里。我也不知道,毕竟是走马观花,皮毛的风景,对于我来说,已经足以。
石屏山,山的奇,就在它犹如一座天然形成的屏风,它把整个山谷藏在身后,你如果想领略它身后的风景,你必须跨过这个屏风。“猕猴寨”就不像解说的那么好了,几个关在笼子里的“猕猴”毫无情趣,而且散发着恶臭味,让人掩鼻而去。神龟湖,绿树茵茵,青草萋萋、驻足脚步后,没有了前面的景点的喧嚣,人们仿佛和这湖水一样沉积在这水底。那美妙的传说,那动人的故事,让人无限遐想,所有的人生无奈都在这里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