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下第九关

(2012-02-12 08:09:18)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天下第九关

天下第九关

巍巍太行山,绵绵八百里。山与山不同,风格各异,它没有南方山的清秀、娇小,却有北方汉子般的雄壮、威武。水湍急,奔腾不息;山叠嶂,挺拔有力;绿无垠,植被茂盛;瀑飞流,一泻千里。

   在这崇山崇山峻岭之中,太行深处有一雄关---娘子关。据说中国古代关隘有一百二十九座,娘子关排列第九位,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第九关。“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一幅对联足以写照整个娘子关。

    古老的娘子关,就象是镶嵌在太行山深处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

做为霸踞中原,抵抗外侵的重要关碍,历史的车轮,连这石头铺就的道路都碾的坑坑洼洼。沿着眼前石砌的陡坡依山而上,娘子关南城门出现在我的视线内。

南城门又称宿将楼,宿将楼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地势十分险要。关墙青石砌垒,高八米、宽九米、四环二十二座砖垛,冷眼看上去,俨然是雄伟森严、固若金汤,由此可以想象出当年的宿将楼是何等的威风。

“楼头古戌楼边寨,城外青山城外河。”

宿将楼是抵御外侵的“雄关”,又是通往京都的“漫道”,南依群峰叠嶂、逶迤险峻;北傍悬崖峭壁,笔立嶙峋;上设军寨,下临绵河急流,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因此又称其为“京畿藩屏”。

  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拾阶而上。

关帝庙首先映入眼帘。关帝庙很小,建筑布局紧凑有序。北面居上,为正殿,内设关帝像。塑像赤面髯须,戴盔披甲,栩栩如生;左周仓、右关平也都是威风凛凛。

关上的楼阁内,是唐代平阳公主的塑像。只见平阳公主端庄秀丽、神情自若,头戴凤冠,身披铠甲,腰佩宝剑,英姿飒爽。公主身边的女兵,也是戎装威仪,精神抖擞,虽严阵以待,但仍不失女人的妩媚。用耳贴着墙壁,仿佛又听到了当年平阳公主敲钟集队,一次次击退外敌的入侵。“金鼓半空,声在峡中,道娘子关。”这就是娘子关的起源了。

依垛俯瞰,下临深涧,远处隐约的烽火台,台台相连、遥相呼应,和关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严防体系。

沿着砖头砌的道路而上,中门已经破烂不堪,再走一段路,就是东门了。

东门是由青砖建造,看上去要比南门坚固厚实多了,门洞为拱行,关墙高九米,厚六米。真的是城墙高耸,气势雄伟,蓝瓦青砖,“娘子关”三个大字,字体苍劲,刀刻隽永,历经了几百年。

李自成在此设防,李光弼、郭子仪在此平乱,韩愈在此屯兵,阎锡山在此抗击袁世凯,公元1940年,解放军百团大战,夺下娘子关。47年,我军从深东城门,在此突破固若金汤的“娘子关”。班驳陆离、弹痕累累的墙体,似乎还在诉说着当年的战火风云。

石头街还是当年的石头街,只是增添了许多历史留下的痕迹,沿街的房子还是当年的房子,窄小的门,几乎只能容纳一个人过去。

不管坑坑洼洼的青石路在诉说什么?不管饱经沧桑的城墙在表达什么?不管它的故事还能继续多久?娘子关,我慢慢的向你靠近,靠近历史,作为一个后人,一个历史的朝拜者膜拜你。

天下第九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西门豹
后一篇:黄梁寻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