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楚天黄鹤

(2010-10-23 17:26:23)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楚 天 黄 鹤
楚天黄鹤

那年那月那日,我有幸登临黄鹤楼。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景色,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极目远望,飘渺浩瀚的长江,美丽壮观的武昌城,使我不由不惊叹:美哉黄鹤楼,壮哉龟蛇山! 
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辑如织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一首《黄鹤楼》写尽了黄鹤楼远情近景,使的诗仙太白只能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当时吴主孙权处于军事目的,在形势险要的夏口城即今天的武昌城西南面朝长江处,修筑了历史上最早的黄鹤楼。黄鹤楼在群雄纷争,战火连绵的三国时期,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的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往事越千年,黄鹤楼时毁时建、时隐时现,历经战火硝烟,沧海桑田,仅明、清两代黄鹤楼分别七建七毁。公元一八八四年,清代的最后一座楼阁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建国后的一九五七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如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一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一九八一年动工,一九八五年竣工的崭新黄鹤楼,以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楼阁横空出世,正可谓千古风云传盛事,三楚江山独此楼。 
如今的黄鹤楼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二至五层的大厅都有其不同的主题,在布局、装饰、陈列上都各有特色。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辟为黄鹤楼公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轩、亭、廊等建筑。
仰慕黄鹤楼已久,做梦都想感受主席笔下的“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黄鹤楼一派景象。我抚摸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感觉是那么的神奇,一亭一轩都那么有灵性,好像张口要和你对话似的。李白我来了,白居易我来了,陆游我来了,我来看你们了,你们还好吗?你们见证了黄鹤楼千年的兴衰。
黄鹤楼传说很多。最多的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其历史发展脉络大致如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说,有关黄鹤楼的仙话也在专谈“怪力乱神”志怪小说发展的背景下形成。南朝梁代萧子显在《南齐书·州郡下》里说:“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上也。”使仙人有了子安的名字。后有人穿凿说子安姓王,又有人辩解,仙人姓窦,并言窦子安是江夏人,性灵异,在他去世入葬后,一只黄鹤飞来停在他家门前的大树上,频频呼喊“窦子安”的姓名。窦子安真的出现了,他跨着鹤在屋顶盘旋几圈后向西飘然而去。这些传说真实般啊我眼前晃动,一会黄鹤飞天,一会儿仙人再现,使我仿佛走进神话。
走在幽静的石板路上,我感觉我走进了历史的画卷,与李白、崔颢等不期而遇,李白还邀我烟花三月下扬州呢。我言谢了,只能望着诗仙独自乘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这时,我的眼前只能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了。
我望着大江我迷茫过,迷茫是因为站在楼上太渺小了,小的就就像是楼梯上的一粒微尘;我站立在黄鹤楼上我兴叹过,兴叹是因为是天地造就了黄鹤楼,黄鹤楼就是长江边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古城广府
后一篇:忆黄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