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唐山劳动日报》副刊样文及邮箱

标签:
饮食随笔 |
分类: 国内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 |
投稿指南:《唐山劳动日报》副刊样文及邮箱
《唐山劳动日报》副刊样文及邮箱
齐凤池
空心菜又叫蕹菜,是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可在旱地栽培,更适宜于水田或池沼栽培。在炎夏高温季节,其他叶菜类难以生长时,空心菜却能旺盛生长,而且供应期长,产量亦高。
20世纪90年代在石家庄的时候,看到郊东农村地里是大片大片绿油油的空心菜,我以为是白薯秧呢。后来,走进地里一看,才发现空心菜和白薯秧子确实不一样。尽管空心菜叶子的形状和白薯叶差不多,但颜色和叶面的光滑度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空心菜的叶子颜色绿发黑,茎上有几个叶子,大小不均。而白薯叶子的面是光滑明亮的,一个茎一个叶非常鲜明。白薯秧子是在地上爬着长的,空心菜是在一个根上滋出许多叶子。空心菜的吃法很单调,除了凉拌就只能炒和涮着吃了。
其实,白薯秧子也是可以吃的,吃起来就是不如空心菜爽口,有一股特殊的味道。我记得20世纪60年代,一年秋天,大庄稼还没收获,家里的粮食已经很少了,快到做中午饭的时候,姥姥挎着篮子到地里去了,一会儿采来一篮子白薯秧子。姥姥把白薯叶洗洗,在锅里焯一下,用凉水泡上。然后在缸里舀了两碗棒子面,用开水烫了一下,再把白薯秧子捞出来,攥干、切碎,放点盐、花椒面,又搁了一点儿猪油,包一锅菜饽饽。等菜饽饽熟了后,背面焦黄,吃起来非常香。到了大秋以后,新的粮食都下来了,白薯秧子就不吃了。但已经枯黄的秧子还要拉回家,留着冬天喂羊和牛。
空心菜是近几年从南方引进到北方的。在我们这里种植的时间也就是十几年的光景。人们对空心菜的认识还比较生疏,对它的食用方法还是比较单调。我偶尔在市场上买一把,回家后把菜的根部切去,洗洗,把一头大蒜切成末儿,分两次使用。炒的时候,先放一部分蒜末儿炝锅,空心菜不能切,要整个儿地炒,等炒倒了这面再翻炒那面,菜快熟时,放盐、味精,不能放酱油。因为空心菜本身就出黑汤,再放酱油就更不好看了。(获取更多投稿资讯,敬请关注写手驿站公众号)看菜汤出多少,如果出汤多了,可以适当勾点儿芡。出锅时把剩下的蒜末儿再撒进去,这样烧出的空心菜味道更好吃。这道菜的特点是清淡、爽口。如果凉拌,先用开水把空心菜焯一下,焯的时候,在锅里放一点猪油,这样可以保持空心菜的颜色不变。空心菜焯好后,捞出来用凉水泡上一会儿,然后再捞出、拧出水,切成寸段,放盐、味精、花椒油、蒜末儿,吃起来新鲜、不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