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凤池
肉丝炒料菜
北方的料菜是用秋后的大红萝卜和萝卜缨做的,方法很简单,将萝卜和缨子洗干净了,萝卜缨切成寸段,萝卜擦成丝,然后用热水焯一下,再用凉水浸泡,捞出来放在一个缸里,封上盖,放在阴凉处,发酵二十几天后,打开盖一闻酸了,料菜就算做好了。
料菜怎么吃都行,可以炒肉吃、炖菜吃、包馅吃,也可以掺上点儿面蒸着吃。现在一些大饭店里也有料菜炒肉,用五花肉一炒,再放点辣椒,炒出来的料菜酸辣喷香,特别开胃,很受欢迎。
入冬之后,我经常做一点料菜吃。不过,我做的料菜和饭店的不一样,把买来的料菜洗一下,空出水分,在炒勺里倒上胡麻油,放上点切碎的蒜末,等蒜末炸出香味后,把料菜放进炒勺里翻炒,然后放点老抽,加上水,让汤多一点。开锅后,放一把细粉,用小火慢炖。等细粉烂了,放点盐、味精、辣椒油,再撒一点香菜就可以出勺了。一碗酸辣香的料菜炖细粉,就米饭或者玉米面饼子,热乎乎、香喷喷,真比酸菜粉炖肉好吃。如果喜欢吃荤一点,可以放上点炖好的块肉或者花椒肉。
如今,市场上的料菜,才两块一斤。买上一斤料菜就可以做上一道热乎乎酸辣香的美味。给家里平淡的饮食生活,调调胃口。
过去,我小的时候,做料菜是为了不把个儿小的萝卜和萝卜缨白搭了,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来,洗干净后做成料菜。等过年后,有了炖肉剩下的荤汤,炖一盆料菜,每人盛一碗,感觉非常好吃。那年代,赶上家里粮食少了,母亲在大锅里放上一勺乳白的猪油,扔锅里几个小红辣椒一炸,再从大缸里舀几碗料菜,放进锅里一炒,然后舀上几瓢水,等料菜开锅了,再撒上几把玉米面,浆浆糊糊的料菜粥就做好了。我们每人盛一碗菜粥,吃得不仅热乎乎,而且吃得特别饱。后来,母亲用料菜做馅吃,用料菜蒸菜饽饽,尽管没有肉,素馅的料菜饽饽也比菜粥禁饿还好吃。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吃什么,可以翻着花样的吃,普通的料菜,今天也成了饭店的时尚菜。
玻璃饹馇
大饹馇在唐山很普通,一般的家庭妇女,也能做出几样饹馇菜来。比如:炒饹馇、烩饹馇、炸饹馇圈等等。难度大一点的焦熘饹馇、糖醋饹馇、拔丝饹馇、玻璃饹馇等等。做这几种菜,需要过两遍油,一些家庭妇女,怕费油不愿做这几种菜。而且火候不好掌握,火候大了,颜色黑了,吃起来苦,火候小了,吃起来不脆,挂不上糖。
如今,用饹馇做菜,在唐山的一些饭店火起来。
女儿从北京回来后,叔叔、姑们、舅们邀请她到饭店吃饭,每顿饭都少不了饹馇菜。烩饹馇,汤汁宽,吃起来暖和,炒饹馇放点肉和白菜叶,出勺前撒几根韭菜或者蒜黄提味,也是非常好吃的上等菜。玻璃饹馇是凉菜,吃起来又甜又脆,是喝酒的小菜。夹一片玻璃饹馇品品,冰凉冰凉的,又甜又脆又爽口。
女儿女婿回来后,妻子买来几张大饹馇,我问女儿喜欢怎么吃,她说:“做一盘糖醋焦熘饹馇吧。”我把配菜的黄瓜片都切好后,女儿又改变了主意,“做玻璃饹馇吧。”我说:“行。”
我把饹馇切成寸大的菱形片,在炒勺里放上没用过的花生油,当油六七成热后,把饹馇均匀地撒在里面。当饹馇漂上来后,见颜色变红了,捞出来。过好油后,把炒勺刷净,放一小勺油,然后把白糖放进去,用小勺搅动,把糖溶化。用勺舀出一点糖,往下一滴,用嘴一吹,出现丝了,这时赶紧把饹馇放进炒勺里翻炒,直到糖均匀地挂满了饹馇为止。出锅前,先把盘子上抹上油,把玻璃饹馇倒进盘子里赶紧用筷子将其分开,撂凉。我一般是做好后,端在阳台外面,几分钟后,再端在桌上。
结果,一大盘子玻璃饹馇,一会儿就叫他们干掉了。我说:“如果爱吃,明天我再给你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