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23华商报《姥姥的醉枣》

标签:
随笔 |
分类: 国内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 |
日期:[2016年03月23日]--
华商报 --版次:[Y4]
姥姥的醉枣
文/齐凤池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河间市,民国以前叫河间府。河间市可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清朝时期的纪晓岚就诞生此地。河间不仅出名人,而且河间的鸭梨、金丝小枣也是享誉全国。
河间是国内有名的鸭梨之乡,河间的金丝小枣在世界上也非常有名。每年春天枣树一开花,整棵树就被定了合同。
我的老家在河间市东九吉齐家村,姥姥家在高家坞。两个村相距一里。我小的时候是在姥姥家长大的。我的祖父祖母去世的早,所以就把我寄养在了姥姥家。
姥姥家在村子的最南面,出门就是野地。村子南面有一片柏树林,里面有好几座大坟,坟的旁边有石人、石马、石桌、石凳。听姥姥说,那是太监坟,那里埋着好几个太监。长大后我才知道河间这个地方不仅出名人,而且出太监。
我姥姥那个村就出了好几个太监。太监的家人都搬到了京城里去住了。就把身上零件不全的太监留在了坟里在村头坐着。文革期间,坟地里的石人、石马、石桌、石凳都被砸了,树也被砍了,坟也被平了,栽上了枣树和犁树。
我姥姥家的院子里有棵枣树,就长在东墙根边,上了墙头,就可以摘到枣了。枣树有碗口粗,树有一房多高,树的脑瓜特别大,每年都结很多枣。
枣熟的时候,不用摘,用竹竿打。姥姥在树下的地上铺一块席子,我用竹竿一打,枣就掉下来了。打下来的枣,不用洗,用手搓搓,或在衣服上擦擦就吃。姥姥说,水一洗就不好吃了。我把枣在衣服上擦擦,放在嘴里一咬,真是又甜又脆。那股甜味跟任何水果都不一样。有一种钻进肺腑的香甜。
姥姥把又大又红的枣挑了一框,在碗里倒了酒,找来一个坛子,用筷子夹着枣在酒碗里一沾,然后放进坛子。她沾一个放一个。我问姥姥:“把枣放进坛子里,再把酒倒在里面不就行了吗?”姥姥说:“那不行,必须把枣都沾上酒,酒多了不行,枣会烂的;酒少了,枣醉不了”。
姥姥把枣沾上酒,放进了坛子里,坛子里的枣装满了。姥姥用塞子把坛子口堵上,又用泥封上坛子的口,然后把坛子放在阴凉的西厢房里去了。我问姥姥:“啥时候可以吃”。姥姥说,等过年的时候就可以吃了。
于是,从姥姥做醉枣那天起,我就盼着快快过年好吃醉枣。总算盼到了过年。可只有等到了初一早晨有人来拜年时才可以吃。
初一吃了起五更的饺子,姥姥从西厢房搬出坛子,掰掉坛口的泥,用锥子启开木头塞,一股醉枣的味迅速在屋里弥漫开来。
姥姥用筷子夹出一大碗,给我也夹出一小碗。我用手捏着枣,放在嘴里,慢慢地嚼着。一股浓浓的酒香带着淡淡的甜味,迅速沁入心脾,醉枣的肉已经不脆了,但肉质比脆的时候更好吃,更有口感。
那年春节之后,我就回城里上学了。今天,局指一算,有四十年了,我再也没吃到姥姥的醉枣了。因为,姥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去世了。
在姥姥去世的二十多年里,我的脑海里经常浮现姥姥做醉枣的情景,每次想起,醉枣的甜味和眼泪总是混杂在一起。
《华商报·今日咸阳》咸文坛欢迎您投稿
这里是一处文苑漫步的丛林
这里是一处文学悦读的后花园
您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我们欢迎的理想稿件
投稿信箱:774240146@qq.com
河间是国内有名的鸭梨之乡,河间的金丝小枣在世界上也非常有名。每年春天枣树一开花,整棵树就被定了合同。
我的老家在河间市东九吉齐家村,姥姥家在高家坞。两个村相距一里。我小的时候是在姥姥家长大的。我的祖父祖母去世的早,所以就把我寄养在了姥姥家。
姥姥家在村子的最南面,出门就是野地。村子南面有一片柏树林,里面有好几座大坟,坟的旁边有石人、石马、石桌、石凳。听姥姥说,那是太监坟,那里埋着好几个太监。长大后我才知道河间这个地方不仅出名人,而且出太监。
我姥姥那个村就出了好几个太监。太监的家人都搬到了京城里去住了。就把身上零件不全的太监留在了坟里在村头坐着。文革期间,坟地里的石人、石马、石桌、石凳都被砸了,树也被砍了,坟也被平了,栽上了枣树和犁树。
我姥姥家的院子里有棵枣树,就长在东墙根边,上了墙头,就可以摘到枣了。枣树有碗口粗,树有一房多高,树的脑瓜特别大,每年都结很多枣。
枣熟的时候,不用摘,用竹竿打。姥姥在树下的地上铺一块席子,我用竹竿一打,枣就掉下来了。打下来的枣,不用洗,用手搓搓,或在衣服上擦擦就吃。姥姥说,水一洗就不好吃了。我把枣在衣服上擦擦,放在嘴里一咬,真是又甜又脆。那股甜味跟任何水果都不一样。有一种钻进肺腑的香甜。
姥姥把又大又红的枣挑了一框,在碗里倒了酒,找来一个坛子,用筷子夹着枣在酒碗里一沾,然后放进坛子。她沾一个放一个。我问姥姥:“把枣放进坛子里,再把酒倒在里面不就行了吗?”姥姥说:“那不行,必须把枣都沾上酒,酒多了不行,枣会烂的;酒少了,枣醉不了”。
姥姥把枣沾上酒,放进了坛子里,坛子里的枣装满了。姥姥用塞子把坛子口堵上,又用泥封上坛子的口,然后把坛子放在阴凉的西厢房里去了。我问姥姥:“啥时候可以吃”。姥姥说,等过年的时候就可以吃了。
于是,从姥姥做醉枣那天起,我就盼着快快过年好吃醉枣。总算盼到了过年。可只有等到了初一早晨有人来拜年时才可以吃。
初一吃了起五更的饺子,姥姥从西厢房搬出坛子,掰掉坛口的泥,用锥子启开木头塞,一股醉枣的味迅速在屋里弥漫开来。
姥姥用筷子夹出一大碗,给我也夹出一小碗。我用手捏着枣,放在嘴里,慢慢地嚼着。一股浓浓的酒香带着淡淡的甜味,迅速沁入心脾,醉枣的肉已经不脆了,但肉质比脆的时候更好吃,更有口感。
那年春节之后,我就回城里上学了。今天,局指一算,有四十年了,我再也没吃到姥姥的醉枣了。因为,姥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去世了。
在姥姥去世的二十多年里,我的脑海里经常浮现姥姥做醉枣的情景,每次想起,醉枣的甜味和眼泪总是混杂在一起。
《华商报·今日咸阳》咸文坛欢迎您投稿
这里是一处文苑漫步的丛林
这里是一处文学悦读的后花园
您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我们欢迎的理想稿件
投稿信箱:7742401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