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杰奎琳杜普雷大提琴曲《缠绵往事》来源:用户 颐真苑发表时间:2016/3/15 10:49:36责任编

(2016-03-18 22:19:44)
标签:

随笔

分类: 国内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
  听杰奎琳杜普雷大提琴曲《缠绵往事》来源:用户 颐真苑发表时间:2016/3/15 10:49:36责任编辑:王亮字体:大 中 小
  中国学网 www.xue163.com
  音乐专栏
  听杰奎琳杜普雷演奏
  大提琴曲《缠绵往事》音乐随笔
  齐凤池
  我读过一首《缠绵往事》诗歌,作者是谁已不重要,但我读懂了这诗歌的内涵。
  “夜已经沉睡
  柔柔的琴弦在缓缓地诉说
  勾起我悠悠的曾经时光
  那是一份珍藏心底
  总想回忆又生怕触及的
  暖暖的隐隐的疼
  思绪如烟似雾乘风而来随风而逝
  其实我也知道很多的开始
  在它的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但我不明白
  我用丝丝柔肠编织的梦幻
  留下的却是无尽的忧伤
  岁月在我额头无情地流淌
  你依稀的身影
  如同天边的星星
  在我的脑海里飘移
  清晰了又模糊模糊了再清晰
  每个昼夜不知道有多少个轮回
  往事缱绻缠绵
  好似没有伴侣的咖啡
  在那淡淡的苦涩的尽头
  燃烧的是烈烈的甘醇
  原以为短暂的缠绵早已被尘封
  哪知道她经不起丝毫的触碰。
  这首诗如泣如诉缠缠绵绵地解读了大提琴曲《缠绵往事》的内涵。然而,我始终认为,再好的诗歌也解释不清音乐的本质和内涵。我一直认为,音乐她只属于旋律,永远也不属于歌词。歌词再好也解释不清音乐的真谛。尽管一首好的歌词就是一首好的诗歌。但诗歌是有字的音乐,而音乐是无字的诗歌。因此,我认为诗歌和歌词与音乐总有一段神秘看的见,又挨得很近的距离和尺度。而诗歌与歌词又总有一种想贴近音符的感觉。
  《缠绵往事》这首的大提琴曲是谁作的我也不清楚。据说这首大提琴曲就隐藏在神秘园的第四辑中,它的别名叫《静默之声》。这首大提琴曲我听了无数次,每次听,心里总有一种神秘的幻觉和深邃的意境。那舒缓而绵长的琴音一直在耳畔和心灵萦绕,听着这种缠绵的旋律,我的眼前仿佛出现蔚蓝的大海,在海风温柔的吹动下,波浪缓慢而悠长地推向岸边,向人们的心灵深处涌动。
  我坐在沙发上,在暗淡紫红的灯光下,头靠沙发闭着双眼,静静聆听着杰奎琳的手指在弦上行走发出的声音和神韵。那种舒缓缠绵的旋律,仿佛就我在的心底荡起微波涟漪。我的心仿佛在空旷的世界里游荡旖旎。我的心飞翔在天上,鸟瞰人间烟火,不知不觉眼中噙含着泪滴。
  这时,我忽然想起音乐界有一种传言,说是最杰出的音乐家往往命不长。这句话好像就是针对杰奎琳说的。然而更加巧合的是,法国作曲家、大提琴家奥芬巴赫的《杰奎琳之泪》,竟在百年之后和一个也叫杰奎琳的英国大提琴才女相遇了。
  我想当杰奎琳·杜普蕾在演奏这首与她同名《杰奎琳之泪》时,或许她的心也在淌泪,否则,她的琴声绝对不会奏出令人心灵难以自拔地深“陷”。
  我想杰奎琳·杜普蕾的音乐生涯,不仅是用手指演绎技艺,而是用生命和灵魂演奏天籁和天堂之音。
  在杰奎琳·杜普蕾四十二年短暂辉煌的音乐历程中,据说,匈牙利大提琴家斯塔克第一次听她演奏《杰奎琳之泪》时就说:“象她这样把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都投入到大提琴里去演奏,恐怕根本就活不长。”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句话仿佛成了上帝和先知的预言。
  杰奎琳·杜普蕾一九四五年出生在英国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庭。当她四岁时,听到收音机里大提琴的声音,就要求家里给她买那样的乐器,从此,展开了杜普蕾与大提琴之间的不解之缘。五岁时,她开始在学校学琴。一九五六年,十一岁时,嬴得了大奖,成为全英国最受瞩目的演奏家.
  一九六五年,由杜普蕾担任大提琴,巴毕罗里指挥伦敦交响管弦乐团,演出英国作曲家艾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这场音乐对杜普蕾非常重要,因为它奠定了杜普蕾在演奏舞台上的地位。钢琴家顾尔德曾经说过,杜普蕾的艾尔加协奏曲,呈现了无限的悸动与热情。后来她第一次听到那张与巴毕罗里合作的录音时,曾吃惊的说道:“这并不是我想表达的!”她到底想表达什麼?我们永远无法得知。
  很多人都喜欢听杜普蕾演奏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协奏曲,大提琴在管弦乐衬托下,她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斑斓的神秘意境里。她充满朝气,又不失女性的细腻,也不是完全没有节制的放纵自己的情感演出,从她手指尖的传递出来的琴音,让人完完全全地被她的热情与音乐诠释所感染。杜普蕾诠释艾尔加的E小调协奏曲无人能出其右,直到现在,据说华人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稍许企及她的境界,但仍然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一九六七年,她和钢琴家巴伦波因结婚.杜普蕾和巴伦波因共谱恋曲,为古典乐坛留下佳话。他们不论在生活或是音乐上,彼此都是最佳的伴侣。他们合作演出,很多人说是奇妙的一对。
  一九七0年杰奎琳患上了多发性硬化症,从此因病告别音乐舞台。杰奎琳·杜普蕾一生中拥有三把名琴,其中一把是现代制作师的作品,两把则是史特拉第瓦里古琴,其中戴维朵夫如今则为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所有。马友友曾经说过:"这把戴维朵夫对我而言,它是我演奏过最好的乐器,我真的相信这把琴是有灵魂的,而且也具有想像力。"
  1987年十月十九日,杰奎琳·杜普蕾在伦敦家中逝世,享年四十二岁。老舍先生说,爱什么就死在什么上。
  英年早逝的杰奎琳·杜普蕾,用一把枣红色大提琴给我们留下太多的缠绵往事,聆听那如泣如诉缠绵琴声,仿佛使人在缠绵往事中深沉流露出思念的情感。琴音婉约,旋律缠绵,如清清的溪流流淌在记忆的边缘.听着听着,潮湿的音乐就会打湿疼痛的面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