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盤小菜/齊鳳池

(2013-12-27 18:07:09)
标签:

饮食随笔

三盤小菜/齊鳳池
2013-12-25
 
http://ntimg.inetfile.org/ntimg/bline.jpg
http://ntimg.inetfile.org/ntimg/plurk.png 
齊鳳池

◆韭菜炒豆片  
  我認為,中國菜的高明之處,不在勺裡翻炒技術,而在製作和烹飪的過程中。
  一道炒菜,在勺裡翻炒,也就是幾秒鐘,或者幾十秒鐘時間。一道菜,在熊熊燃燒的油火中達到完美,這就是中國菜肴的絕妙之處。
  其實,中國的菜不論是難度大的,還是簡單的,概念和結局都一樣。只要火候掌握好,炒好到位,作料配好就行。
  中國老百姓平常吃的是普通菜,要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
  我記得三十年前廚師晉級考試,考木須肉的烹飪製作。別看木須肉的做法簡單,但要做出色,狀,味具佳,也很不容易。
  木須肉的主料是木耳,雞蛋,肉和黃花菜。配料可以用黃瓜、蒜薹、胡蘿蔔等做配菜。木須肉的難度,不在顏色搭配上,而在菜的形狀和湯汁的勾芡掌握上。很多廚師炒出來的菜不是形狀不好看,就是勾芡掌握不好,菜的亮度不夠。所以,我們不能小看這道普通的菜。
  最普通的菜韭菜炒豆片,要做好了,也不容易。做韭菜炒豆片的方法是:主料半斤豆片,半斤韭菜。在油不熱時,先把切好的韭菜根碎末放入勺裡,把韭菜的香味炸出來,然後放醬油,加高湯或者加水,再把切好的豆片絲放進去,燉一會,等豆片絲入味後,放鹽、味精,先把切好的韭菜根部放進去,翻幾次勺後,再把韭菜中間部分放進勺裡,翻炒。最後把韭菜葉部分別放入勺裡翻炒,然後勾芡,出勺。
  其實這道菜很簡單,但很多飯店的廚師不願做,或者說是不認真做。廚師不願做或者做不好的原因,主要是還沒有悟到中國菜的烹飪奧妙和菜裡包含的文化內涵。
  我經常說,可別忽略一道小菜,忽略了一道小菜的製作等於忽視了一個顧客和一顆普通人的心。
中國是一個飲食文化大國,中國的菜系很多,天天做滿漢全席的飯店沒幾家,每天吃滿漢全席的也有幾個。我想,飯店的廚師,還是應該先把中國的小菜做好,因為中國的老百姓還是吃小菜的人多。
 三盤小菜/齊鳳池

 
◆情感臘八蒜  
  母親活著的時候,每年進了臘月,她第一項任務,就是剝大蒜,醃上幾瓶子臘八蒜。
我記得,母親把蒜剝好後,洗乾淨,放進大瓶子裡,把打來的散裝醋倒進瓶子裡,蓋好蓋放在靠北牆的大板櫃上。
每天我趴在板櫃上寫寒假作業,只要抬起頭來,第一眼看見的就是那幾個醃臘八蒜的瓶子。
瓶子裡的大蒜,隨著寫作業的時間,一點點變了顏色。從最初的白色,最後變成了綠色,它變化的速度,真比我寫作業的速度還快。我的寒假作業還沒寫完,臘八蒜就可以吃了。
我的老家在河北河間市,河間人三十晚上不吃餃子,初一早上才吃餃子,叫起五更吃餃子。
初一早上的餃子,必須得家裡的男人煮。我母親說,初一早上,女人不許看見星星。我聽了覺得,初一那天,是河間女人一年中最幸福的一天。
初一早上,河間女人可以什麼也不幹,就盤腿坐在炕頭上等著吃餃子。男人把餃子煮熟後端到桌上,然後把醃好的臘八蒜瓶子端上來,叫女人就餃子吃。
  吃完了初一的餃子,就是破五的餃子,接著就是正月十五的餃子,那幾瓶子的臘八蒜也剩下了一點了。
  母親有病以後,家裡就不醃臘八蒜了。初一,破五,正月十五的早上煮餃子的習慣也就改了。過去,三十晚上不吃餃子的習慣也改了。三十晚上,一家人看著春節晚會,也在鍋裡下上一簾餃子,我們邊吃餃子,邊看春晚,。
  母親去世後,家裡的一切風俗、傳統、習慣也都變了。
  母親活著的時候常說的一句話我一直記得,母親說,七十要個家,八十得有個媽。今天想起這句話,真是那麼回事。沒有了媽的家,就真不像個家了。
  母親有病躺在炕上的那幾年,到了過年那天,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聚在一起,一家人歡歡喜喜過個年,真是最幸福的事。
  當我把初一早上的餃子煮好後端給母親,再把母親醃的臘八蒜,放在桌上,一家人圍著桌子吃著餃子,好像把一切不愉快的事情都忘在年的那邊,甚至連母親的病也像很快就好了一樣。
昨天是臘月初八,我在剝大蒜醃臘八蒜的時候,忽然想起了去世五年的母親。我剝一瓣蒜,放瓶子裡一瓣,眼淚情不自禁的就掉下一滴。我想,要是母親還活著,該多好啊。
醃好的臘八蒜,蒜裡帶著一點蒜的辣味,而蒜的辣味,都浸泡在了醋裡。每次吃臘八蒜,回味臘八醋的味道時,我在想,母親把一生的汗水和淚水,都浸泡在了生活的每個細節裡了,當我靜下心來慢慢回憶母親在世的時候,在母親的每個細節裡,似乎都包含著醃臘八蒜的滋味。  
 三盤小菜/齊鳳池

 
◆鯽魚燉花生米 
  老高自稱自己有三道拿手菜,一是涼拌菜,二是包的大餡,三是驢三件。他的涼拌菜我品嘗過,他包的大餡餃子我也咀嚼過,就是驢三件,一次也沒品嘗過。因為驢三件價格太貴了。要買一套驢三件起碼也得一百八九十塊。這麼貴的驢三件,恐怕老高也捨不得買。
  品嘗了老高的拿手菜之後,我感覺,他說的比做的好吃。他的涼拌菜,我真不敢恭維,他的大餡餃子我也沒品出新內容。驢三件就不用說了。
  但他發明的鯽魚燉花生米的確別具風味。把花生米和鯽魚一起燉,燉熟的花生米,真比鯽魚好吃。尤其是喝酒,就鯽魚裡的花生米吃,那味道,那感覺,確實別具特色。
  我問老高鯽魚燉花生米是怎樣發明的。這下他開始高談闊論了。他說:首先,在市場上買幾斤野生的鯽魚,個兒不要太大,把魚扒了膛,去了鱗,摳了鰓,洗淨後,沾上白麵,在油鍋裡煎出焦黃的嘎嘎,然後用蔥薑蒜熗鍋,等炸出香味後,把煎好的鯽魚碼在鍋裡,準備好鍋蓋,把醋倒進鍋裡後,馬上蓋蓋。叫醋味穿透鯽魚,使鯽魚的刺軟化。然後,加入開水,把魚淹沒了。這時,放適當的醬油、花椒、大料、白糖、白酒。最後,把花生米放進去,用小火慢慢燉。等湯汁少了,放適當的鹽和雞精,就可以出鍋了。這樣燉出的鯽魚花生米,不僅顏色好味道鮮美,而且花生米的味道比鯽魚還好吃。
  老高講解著,我吃著品著,一會一小飯盒鯽魚燉花生米就快吃光了。這時老高也意識到,自己光顧的說了,下酒的菜也快沒了。
三盤小菜/齊鳳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