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音乐随笔时尚 |
分类: 音乐随笔 |
勃拉姆斯的爱情
齐凤池
德国音乐大师舒曼的晚年,走进了精神病院,这完全符合一位顶尖级大师绝妙的人生谢幕。
一般大师艺术达到了极限,只要一不留神,就可能跌入精神的悬崖。舒曼几次跳莱茵河,精神失常住进了精神病院,最后因梅毒感染死于波恩,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应该说舒曼的晚年,是幸运的。他有贤惠的妻子克拉拉和七个像水灵灵的音符一样的孩子。还有一直陪伴他的学生勃拉姆斯为他送终。
勃拉姆斯一生犯了一个不该犯的美丽错误,他不该偷偷爱上比他大十四岁的老师的妻子克拉拉。
也许,这是勃氏家庭的遗传。老勃拉姆斯就娶了比他大十七岁的女人。也许,勃氏家族认为,大女人是缔造音乐家的女神。
1853年,20岁的勃拉姆斯拜舒曼为师,初次见到大他14岁的师母克拉拉就一见钟情。在此后的几年里,勃拉姆斯一直同克拉拉一起照顾生病的舒曼和克拉拉的七个孩子,直到1856年,舒曼在精神病医院去世。
在悠扬舒缓的岁月里,他们伴着音符朝夕相处。在灵性的音符敲打下,更加深了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的爱。因为克拉拉是师母的身份,勃拉姆斯始终像尊重老师舒曼一样敬重仰慕深爱克拉拉。
理智压制住了勃拉姆斯的感情,他用空间隔绝了自己的爱。最终,他选择了离开。
勃拉姆斯离开克拉拉之后,他的心和克拉拉贴得更近了。勃拉姆斯用资金资助克拉拉在全国巡回演奏舒曼的所有作品。勃拉姆斯常常在夜里给克拉拉写情书,那一封封充满爱的音符的情书,静静的沉睡在封闭的信封里,没有寄出去。他一直和克拉拉保持联系,时刻关心着克拉拉和孩子们的生活。
1875年,勃拉姆斯用情感的血滴和爱情音符创作完成献给克拉拉的《c小调钢琴四重奏》。这支曲子他花费20年的情感,他把每个音符都注入了深深的情感。
为了爱,为了克拉拉,为了这个比他大十四岁的女人,勃拉姆斯一生未婚。他说:“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
勃拉姆斯把一生的情感,都谱写成献给克拉拉的爱情。每一串水质的音符,滴滴灌溉着克拉拉的心。
勃拉姆斯相信,爱上一个比自己大的女人,等于爱上一个了仁慈的大姐,等于爱上了一位医治心灵创伤最好的医生。当勃拉姆斯的心病达到无法医治时候,克拉拉却提前被神父读进了圣经。
在去波恩的火车上,勃拉姆斯把酝酿了四十年的情感,谱写成生命的绝唱。勃拉姆斯在克拉拉的门前用爱和泪水演奏了那首《献给克拉拉.舒曼》的小提琴曲。这首曲子,只有克拉拉一人能听懂。
一串串淌血的音符,滋润着新翻的泥土,十字架下沉睡的克拉拉,沿着草根吸吮着音乐之光和小提琴飘洒的忧郁的泪水。
一年后,勃拉姆斯静卧在一张偌大的五线谱纸上,在五线谱的小路指引下,他闭上了双眼,展开灵魂的双翅,去追赶那个每时每刻叫他牵肠挂肚的叫克拉拉的女人。
2013-6-25
河北唐山开滦荆各庄矿业公司党建部
06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