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噴煎豆腐/齊鳳池
(2013-03-25 16:50:01)
标签:
饮食随笔 |
醬油噴煎豆腐/齊鳳池
2013-03-25
齊鳳池
中國的豆製品菜,品種很多,據說有上千種。我能叫上名的菜有幾十種,什麼麻辣豆腐,雞刨豆腐,麻婆豆腐,魚香豆腐,黃醬豆腐,家常豆腐等等。我會做十幾種。但我做的醬油噴煎豆腐,在飯店裡吃不到。醬油噴煎豆腐,屬於我的私房菜。這道私房菜,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我和父親學的。
我記得,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買豆腐是憑票購買的,每個月每人供應半斤豆腐,家裡人口多的可以多買點。我家七口人,每月可以買三斤半豆腐。但這三斤半豆腐,我是吃不到嘴的。母親隔三差五買一個票的豆腐,給父親當下酒菜。你想,一個票的半斤豆腐能有多少,也就是一小碗。
我父親在煤礦機械廠銅爐上了一輩子的下午四點班,中午在家喜歡喝上二兩酒,睡會覺再上班。秋後和冬天,父親喝酒的菜,三天兩頭就是醬油噴豆腐。母親買回豆腐後,父親把豆腐切成薄片,撒上鹽,醃制一會。目的是殺出水分。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父親親自炒菜,他先在鍋裡放上油,然後把醃制好的豆腐放進鍋裡,把豆腐兩面煎出黃色的嘎嘎後鏟出來。
半斤豆腐能有多少,也就是十幾片。父親把豆腐煎好後,在鍋裡倒上油,放點蒜末,炸出香味後,馬上就把煎好的豆腐放進去,然後把準備好的半碗醬油灑在豆腐上,隨後蓋上鍋蓋,悶一會。幾秒鐘後打開鍋蓋,用鏟子小心地翻炒,被醬油噴後的豆腐,全部成了深紅色,父親慢慢的把豆腐鏟出來,冒著醬油香味的豆腐端在桌上,父親倒了一壺酒,在小酒杯裡倒了一杯,用火柴點著,然後把酒壺放在火苗上,幾分鐘後,酒壺裡的酒就開了。
父親趕緊把酒壺放在酒杯上,火就滅了。父親倒了一杯酒,趁熱喝酒,就著醬油噴豆腐,兩杯酒後,父親的頭上就冒出了汗。我們在一邊吃著飯,聞著豆腐和醬油特殊的香味,父親給弟弟妹妹的碗裡一人夾了一塊,他倆高興著端著碗一邊吃去了。
後來,改革開放了,市場上什麼好吃的都有賣的了,豆腐就真的成了小菜一碟了。從此,父親喝酒再也不用醬油噴豆腐下酒了。
如今,喝酒吃什麼菜,成了人們發愁的問題,到了市場上,看看這個菜沒有食欲,看看那個菜沒有感覺。究竟想吃什麼,愛吃什麼,誰也說不上來。只有到了餓的時候,才想到想吃點什麼了。
昨天上午在市場買了一塊鹵水點的豆腐,拿到家裡我看了半天,發愁怎麼吃。白菜熬豆腐太家常,麻辣豆腐有吃不了辣的,雞刨豆腐很不好看,黃醬豆腐只是個名字,吃起來不一定多好吃。看著這塊豆腐,我忽然想起五十年前父親喝酒時的情景。
回憶父親當時喝酒的小菜,從韭菜花,油炸花生仁,瓜祭菜,臭豆腐,豆片拌大蔥,忽然想起了醬油噴豆腐。於是,我把豆腐切成小片,用開水把豆腐緊一下,去點水分,撈出來。然後把勺刷淨,倒上油,把豆腐放進油鍋裡煎,當豆腐都煎出黃色的嘎嘎後,再把炒勺刷精,倒上花生油,把蔥薑蒜末同時放進勺裡,當作料炸出香味後,把煎好的豆腐放進炒勺裡,隨後把生抽灑在豆腐上,翻炒幾下,放上味精少許鹽,點上幾滴香油,出勺後,再點綴一點香菜葉。
這道菜的特點,外觀明亮,顏色深紅,口感外焦裡嫩,味道清香爽口。我把醬油噴豆腐端上桌,倒上一杯酒,想起當年父親喝酒時的情景,我的思緒又回到了過去。不知不覺眼圈就濕潤了。
我看著眼前那碗醬油噴豆腐,細琢磨琢磨,人這一輩子過得真快,一晃幾十多年過去了。我父親離開這個世界也很多年了,如今,我很快也步入了耳順的隊伍。
我喝著酒,吃著醬油噴煎豆腐在想,人這一生平平淡淡、實實在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對任何事情任何人不要有過高的奢望和幻想,對任何事物,對任何人也不要相若非非,甚至對自己取得的一點小成績也不要整天的自吹自擂,擀成面的吹。對待生活,對待自己,還是隨意點,放鬆點,平靜點最好。
每天想吃點什麼,自己就做點什麼,想喝點小酒,自己做一點小菜,一邊喝酒,一邊回憶早已過去的從前,回想那些已經漸漸模糊,而且幾乎就要淡忘的食物,也許還能找到自己人生的另一個側面感覺。
因此,生活在我的眼裡,從來沒有顯得陳舊過,而且總是有一種新鮮感。就像剛剛品嘗的醬油噴豆腐一樣的感覺和滋味。
2013-03-25
齊鳳池
中國的豆製品菜,品種很多,據說有上千種。我能叫上名的菜有幾十種,什麼麻辣豆腐,雞刨豆腐,麻婆豆腐,魚香豆腐,黃醬豆腐,家常豆腐等等。我會做十幾種。但我做的醬油噴煎豆腐,在飯店裡吃不到。醬油噴煎豆腐,屬於我的私房菜。這道私房菜,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我和父親學的。
我記得,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買豆腐是憑票購買的,每個月每人供應半斤豆腐,家裡人口多的可以多買點。我家七口人,每月可以買三斤半豆腐。但這三斤半豆腐,我是吃不到嘴的。母親隔三差五買一個票的豆腐,給父親當下酒菜。你想,一個票的半斤豆腐能有多少,也就是一小碗。
我父親在煤礦機械廠銅爐上了一輩子的下午四點班,中午在家喜歡喝上二兩酒,睡會覺再上班。秋後和冬天,父親喝酒的菜,三天兩頭就是醬油噴豆腐。母親買回豆腐後,父親把豆腐切成薄片,撒上鹽,醃制一會。目的是殺出水分。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父親親自炒菜,他先在鍋裡放上油,然後把醃制好的豆腐放進鍋裡,把豆腐兩面煎出黃色的嘎嘎後鏟出來。
半斤豆腐能有多少,也就是十幾片。父親把豆腐煎好後,在鍋裡倒上油,放點蒜末,炸出香味後,馬上就把煎好的豆腐放進去,然後把準備好的半碗醬油灑在豆腐上,隨後蓋上鍋蓋,悶一會。幾秒鐘後打開鍋蓋,用鏟子小心地翻炒,被醬油噴後的豆腐,全部成了深紅色,父親慢慢的把豆腐鏟出來,冒著醬油香味的豆腐端在桌上,父親倒了一壺酒,在小酒杯裡倒了一杯,用火柴點著,然後把酒壺放在火苗上,幾分鐘後,酒壺裡的酒就開了。
父親趕緊把酒壺放在酒杯上,火就滅了。父親倒了一杯酒,趁熱喝酒,就著醬油噴豆腐,兩杯酒後,父親的頭上就冒出了汗。我們在一邊吃著飯,聞著豆腐和醬油特殊的香味,父親給弟弟妹妹的碗裡一人夾了一塊,他倆高興著端著碗一邊吃去了。
後來,改革開放了,市場上什麼好吃的都有賣的了,豆腐就真的成了小菜一碟了。從此,父親喝酒再也不用醬油噴豆腐下酒了。
如今,喝酒吃什麼菜,成了人們發愁的問題,到了市場上,看看這個菜沒有食欲,看看那個菜沒有感覺。究竟想吃什麼,愛吃什麼,誰也說不上來。只有到了餓的時候,才想到想吃點什麼了。
昨天上午在市場買了一塊鹵水點的豆腐,拿到家裡我看了半天,發愁怎麼吃。白菜熬豆腐太家常,麻辣豆腐有吃不了辣的,雞刨豆腐很不好看,黃醬豆腐只是個名字,吃起來不一定多好吃。看著這塊豆腐,我忽然想起五十年前父親喝酒時的情景。
回憶父親當時喝酒的小菜,從韭菜花,油炸花生仁,瓜祭菜,臭豆腐,豆片拌大蔥,忽然想起了醬油噴豆腐。於是,我把豆腐切成小片,用開水把豆腐緊一下,去點水分,撈出來。然後把勺刷淨,倒上油,把豆腐放進油鍋裡煎,當豆腐都煎出黃色的嘎嘎後,再把炒勺刷精,倒上花生油,把蔥薑蒜末同時放進勺裡,當作料炸出香味後,把煎好的豆腐放進炒勺裡,隨後把生抽灑在豆腐上,翻炒幾下,放上味精少許鹽,點上幾滴香油,出勺後,再點綴一點香菜葉。
這道菜的特點,外觀明亮,顏色深紅,口感外焦裡嫩,味道清香爽口。我把醬油噴豆腐端上桌,倒上一杯酒,想起當年父親喝酒時的情景,我的思緒又回到了過去。不知不覺眼圈就濕潤了。
我看著眼前那碗醬油噴豆腐,細琢磨琢磨,人這一輩子過得真快,一晃幾十多年過去了。我父親離開這個世界也很多年了,如今,我很快也步入了耳順的隊伍。
我喝著酒,吃著醬油噴煎豆腐在想,人這一生平平淡淡、實實在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對任何事情任何人不要有過高的奢望和幻想,對任何事物,對任何人也不要相若非非,甚至對自己取得的一點小成績也不要整天的自吹自擂,擀成面的吹。對待生活,對待自己,還是隨意點,放鬆點,平靜點最好。
每天想吃點什麼,自己就做點什麼,想喝點小酒,自己做一點小菜,一邊喝酒,一邊回憶早已過去的從前,回想那些已經漸漸模糊,而且幾乎就要淡忘的食物,也許還能找到自己人生的另一個側面感覺。
因此,生活在我的眼裡,從來沒有顯得陳舊過,而且總是有一種新鮮感。就像剛剛品嘗的醬油噴豆腐一樣的感覺和滋味。
后一篇:海米白菜炖冻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