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拉的爱情故事(音乐随笔)2012-7-31《作家日报》
(2012-07-31 07:57:02)
标签:
音乐随笔杂谈 |
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五 第106期 总106期 统一刊号:ICP09087313-1 A1
克拉拉的爱情故事(音乐随笔)
齐凤池
克拉拉.维克五岁时就随父亲老维克学钢琴,1831-1832年随父首次旅行演出,李斯特等音乐大师听了她的演奏赞叹不已。
1840年克拉拉与舒曼结婚,她和舒曼一起去俄罗斯和意大利旅行演出,后定居柏林,并在法兰克福高等音乐学院教授钢琴。
早期克拉拉以演奏贝多芬的作品闻名,后期以演奏肖邦和丈夫舒曼的作品著称,她的演奏风格内在而格调高雅。
克拉拉与舒曼的爱情结缘,是从舒曼跟钢琴家维克学钢琴开始的,这时克拉拉只有九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克拉拉与舒曼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友谊演变成了爱情。这时克拉拉已经十六岁,她已经是颇具才华的青年钢琴家了。
老维克觉察到女儿的感情变化,不禁勃然大怒,他禁止克拉拉与舒曼有任何感情纠葛,他希望克拉拉成就为一位伟大的钢琴家。
之后,老维克粗暴地干涉克拉拉的爱情,还有一个说不出来的原因,因为此时的舒曼愚蠢地弄伤了自己手指,完全不可能成为钢琴演奏家了。老维克不能把自己的掌上明珠交给一个未成名的作曲家。固执的维克挖空心思阻挠拆散舒曼和克拉拉的爱情,首先他带着女儿离开莱比锡。随后他不准克拉拉与舒曼会面,禁止他们通信。甚至不准克拉拉弹舒曼的曲子。
老维克带克拉拉到巴黎演出时,肖邦对此事表示了不满,李斯特竟宣布与维克绝交。为了阻挡女儿爱情,老维克不仅绝交了很多音乐大师和朋友还与舒曼打了两年的官司,最后,法律还给了克拉拉真挚的爱情。
在舒曼与克拉拉十三年的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中,他们定居在杜赛尔多夫市并履行着做父母的责任。
青年时代的舒曼放荡不羁患上很严重的梅毒,后来又患有精神分裂症和忧郁症。在勃拉姆斯造访的五个月后中,舒曼就试图投入莱茵河自杀。两年后,终于死于精神病医院。
克拉拉不仅与舒曼有段坎坷的爱情经历和抗争故事,而且她还与勃拉姆斯也有一段如泣如诉的高尚爱情传说。
1853年,二十岁的勃拉姆斯初次见到大他十四岁的克拉拉,尽管克拉拉已是几个孩子母亲。但克拉拉的魅力和音乐的天赋一下就偷走了勃拉姆斯的心和爱情。
爱上一个大女人对于勃拉姆斯来说并不奇怪,因为老勃拉姆斯就娶了比他大十七岁的女人做了太太。勃拉姆斯对克拉拉一见钟情,在舒曼生病的几年内,勃拉姆斯一直同克拉拉一起照顾生病的舒曼以及克拉拉和她的孩子,直到1856年舒曼病逝。
在几年的朝夕相处中,克拉拉的每一个细节都加深了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的爱意。但理智又压制住了勃拉姆斯的感情,他不得不用空间隔绝的方式,把爱情隔绝在绝望的思念里。所以勃拉姆斯选择了离开,永远离开了克拉拉。
虽然离开克拉拉,但勃拉姆斯一直资助克拉拉全国巡回演奏舒曼的所有作品;他曾无数次给克拉拉写情书,却始终没有寄出去。他一直和克拉拉保持联系,时刻关心着对方的生活。他用了二十年的心血和情感,最后完成了献给克拉拉的《C小调钢琴四重奏》。勃拉姆斯一生所创作的乐谱都寄给了克拉拉。为了克拉拉的爱情,勃拉姆斯一生未婚。勃拉姆斯把对克拉拉的爱和思念全部用音乐表现出来。他说:“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1896年,已经是六十三岁的勃拉姆斯在报纸上看到了克拉拉病逝的消息,他拖着病危之躯,从瑞士急匆匆地赶往法兰克福参加克拉拉的葬礼。由于行色匆忙,他却踏上了相反的列车。当他赶到法兰克福的时候,他爱恋一生的克拉拉已经入土为安了。
六十三岁的勃拉姆斯,孤独的站在克拉拉的墓前,他颤抖着把小提琴架在肩上,然后振作情绪即兴拉了一首无人听到,只献给克拉拉的小提琴曲。这首曲子倾诉着他一生的爱情与思念。这首小提琴曲叫什么名字,至今还是个谜。它是否流传下来无法考证。
世界著名的女钢琴家克拉拉,她的一生仿佛她是为钢琴而生,为爱情和音符而活,是音符将她爱情联系在一起。我不知道她的名字是否有讲究和别的说法,但拉-拉-就是音乐的连音。
克拉拉的爱情和感人的故事,我是从钢琴键盘上的半音嘟开始聆听的,然后随着她的手指敲打键盘发出的弹性音符,感受到了钢琴家的才华和动人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