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五 第105期 总105期 作家日报《杰奎琳•杜普蕾》

(2012-07-30 07:34:41)
标签:

音乐随笔

杂谈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五 第105期 总105期 统一刊号:ICP09087313

A2

杰奎琳杜普蕾(散文)

齐凤池 作协文学部

  《缠绵往事》这首的大提琴曲是谁作的我也不清楚。据说这首大提琴曲就隐藏在神秘园的第四辑中,它的别名叫《静默之声》。这首大提琴曲我听了无数次,每次听,心里总有一种神秘的幻觉和深邃的意境。那舒缓而绵长的琴音一直在耳畔和心灵萦绕,听着这种缠绵的旋律,我的眼前仿佛出现蔚蓝的大海,在海风温柔的吹动下,波浪缓慢而悠长地推向岸边,向人们的心灵深处涌动。

  我坐在沙发上,在暗淡紫红的灯光下,头靠沙发闭着双眼,静静聆听着杰奎琳的手指在弦上行走发出的声音和神韵。那种舒缓缠绵的旋律,仿佛就我在的心底荡起微波涟漪。我的心仿佛在空旷的世界里游荡旖旎。我的心飞翔在天上,鸟瞰人间烟火,不知不觉眼中噙含着泪滴。

  这时,我忽然想起音乐界有一种传言,说是最杰出的音乐家往往命不长。这句话好像就是针对杰奎琳说的。然而更加巧合的是,法国作曲家、大提琴家奥芬巴赫的《杰奎琳之泪》,竟在百年之后和一个也叫杰奎琳的英国大提琴才女相遇了。

  我想当杰奎琳杜普蕾在演奏这首与她同名《杰奎琳之泪》时,或许她的心也在淌泪,否则,她的琴声绝对不会奏出令人心灵难以自拔地深度。

  我想杰奎琳杜普蕾的音乐生涯,不仅是用手指演绎技艺,而是用生命和灵魂演奏天籁和天堂之音。

  在杰奎琳杜普蕾四十二年短暂辉煌的音乐历程中,据说,匈牙利大提琴家斯塔克第一次听她演奏《杰奎琳之泪》时就说:象她这样把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都投入到大提琴里去演奏,恐怕根本就活不长。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句话仿佛成了上帝和先知的预言。杰奎琳杜普蕾一九四五年出生在英国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庭。她四岁时,听到收音机里大提琴的声音,就要求家里给她买那样的乐器,从此,展开了杜普蕾与大提琴之间的不解之缘。五岁时,她开始在学校学琴。一九五六年,十一岁时,嬴得了大奖,成为全英国最受瞩目的演奏家.

  一九六五年,由杜普蕾担任大提琴,巴毕罗里指挥伦敦交响管弦乐团,演出英国作曲家艾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这场音乐对杜普蕾非常重要,因为它奠定了杜普蕾在演奏舞台上的地位。钢琴家顾尔德曾经说过,杜普蕾的《艾尔加协奏曲》,呈现了无限的悸动与热情。后来她第一次听到那张与巴毕罗里合作的录音时,曾吃惊的说道:这并不是我想表达的!她到底想表达什麼?我们永远无法得知。

  很多人都喜欢听杜普蕾演奏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协奏曲,大提琴在管弦乐衬托下,她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斑斓的神秘意境里。她充满朝气,又不失女性的细腻,但她又不是完全没有节制的放纵自己的情感演奏,从她手指尖传递出来的琴音,让人完完全全地被她的热情与音乐诠释所感染。杜普蕾诠释《艾尔加的E小调协奏曲》境地,华人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也许能步入她的境界,但他步入的只是边缘,接近核心有一段差距。

  一九六七年,她和钢琴家巴伦波因结婚.杜普蕾和巴伦波因共谱恋曲,为古典乐坛留下佳话。他们不论在生活或是音乐上,彼此都是最佳的伴侣。他们合作演出,很多人说是奇妙的一对。

  一九七0年杰奎琳患上了多发性硬化症,从此,因病告别音乐舞台。杰奎琳杜普蕾一生中拥有三把名琴,其中一把是现代制作师的作品,另两把是史特拉第瓦里古琴,其中一把戴维朵夫大提琴,如今被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演奏使用。马友友曾经说过:"这把戴维朵夫对我而言,它是我演奏过最好的乐器,我真的相信这把琴是有灵魂的,而且也具有想像力。"

  19871019日,杰奎琳杜普蕾在伦敦家中逝世,享年四十二岁。我记得老舍先生说,爱什么就死在什么上。

  英年早逝的杰奎琳杜普蕾,用一把枣红色大提琴给我们留下太多的缠绵往事,聆听那如泣如诉缠绵琴声,仿佛使人在缠绵往事中深沉并流露出思念的情感。

  琴音婉约,旋律缠绵,如清清的溪流流淌在我记忆的边缘.听着听着,潮湿的音乐就打湿了我的面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