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闻报2012--7--26兩座墳(小說
(2012-07-26 11:12:55)
标签:
小说杂谈 |
台湾新闻报2012--7--26
七月的北方,悶熱的深夜,忽然一聲悶雷在小村上空炸響,被驚醒的女人抱著懵懵懂懂得孩子向村外的石橋跑去。咆哮的洪水緊跟在身後,追著咬她們的腳。
在小村通往拒馬河之間,有一座幾米多寬的百年小石橋,全村男女老少幾千多口,在大喇叭和村幹部的引領攙扶下,陸陸續續全都湧到了拒馬河的橋頭。
在橋頭指揮鄉親們撤離的是兩個人,一個是已經離任的老村委會主任,一個是新上任的年輕的村支書。兩個人在瓢潑的大雨中指揮全村人向拒馬河對岸的高處撤離。
幾千口鄉親攜帶雨水和孩子的哭聲,陸陸續續走過了橫亙在拒馬河上的石橋。
這時,橋頭就剩下村主任和支書了,老主任叫年輕的支書先過橋,年輕的支書讓老主任先過,倆人爭執不下,最後,他倆冒著大雨相扶著上了小石橋。
當他倆走到石橋中間時,只聽咚的一聲,石橋被咆哮的洪水中卷下來的一個巨大的物體撞斷了,倆人同時落入湍急的洪水中。
第二天,當洪水退去後,人們在幾裡外被洪水肆虐後倒成一片的玉米地裡,發現了老村長和年輕的村支書的屍體。
村裡人,將他倆抬回村裡,擦洗乾淨後,就埋在了拒馬河岸邊的石橋頭。
人們為了永遠懷念老村主任和年輕的書記,他們在已經沖塌的石橋頭豎起了兩塊高大的石碑。
洪水過後的第四天,北方人有個風俗,人死埋葬後的第三天,是圓墳的日子。
那天早上,天空忽然又飄起了霏霏的細雨,細雨密密地斜織著北方的山村。所有的語言都佩戴上了白花。
全村人都來到了橋頭,他們含淚看兩個女人墳前燒紙。
其中,那位年邁的母親,給老伴燒完後又給兒子燒紙,另一個年輕的媳婦給她的丈夫燒完紙後又給公公燒。全村人男女老少幾千口子看到這情景都放聲疼哭一片。
哭聲在北方的大山裡久久地打旋兒,久久地縈繞著。
2012--7--2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