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故事(隨筆八章之七)/齊鳳池
(2012-05-29 16:55:01)
标签:
随笔杂谈 |
河間故事(隨筆八章之七)/齊鳳池 2012-05-29 |
|
http://ntimg.inetfile.org/ntimg/bline.jpg |
http://ntimg.inetfile.org/ntimg/plurk.png |
齊鳳池 ◆乾菜餡餑餑 我小的時候,正好趕上挨餓,父親就把我送到了姥姥家。姥姥家的日子也不是很富裕,但吃飯還是不成問題的。我們每天三頓飯有稀飯也有乾糧,就是很少吃新鮮的蔬菜。姥姥家有幾畝菜地,春天和秋天什麼菜都種,但摘的菜都賣了。剩下的不好的和賣剩下的留著家吃。但這兩個季節還是能吃到菜的。 俗話說,頭伏蘿蔔二伏菜,一進如二伏,地裏就全種大白菜了。因為大白菜產量高,可以多賣錢,姥姥家的那幾畝地全種上了大白菜。到了下霜之前,地裏的大白菜就長滿了芯,棵棵成。上稱一約,每棵都有七八斤,大的有十來斤。砍下來的大白菜,打落下來的菜幫,好的留著吃,老的菜幫喂豬。 成車的大白菜往家里拉,我小舅把白菜放進菜窖裏,留著過年的時候賣個好價錢。我小舅碼白菜的時候,碼一層白菜上面鋪一層高粱秸,小舅說,這樣可以通風,白菜不爛。小舅整整碼了一菜窖白菜,起碼也得有上萬斤。剩下的癟白菜,姥姥把它掛在用草擰成的繩子上,晾起來。整個院子晾了好多的癟白菜。 上凍後,小舅推著獨輪車開始串村賣白菜了。還沒到春節,那一窖大白菜就快賣沒了。這時我們連菜幫也吃不上了。一天三頓吃鹹菜。開春的時候,地裏一片枯黃,連一點綠色也看不見。可以吃的野菜還躲在土地的被子下面睡大覺呢。 下了兩場春雨後,地裏才見點點綠色在閃爍。為了能吃到菜,姥姥從草繩上摘下幾棵幹白菜,放在大盆裏,用開水一泡,等菜軟了,用涼水洗淨了,切成餡,再賣幾根香油果子,切碎了摻在幹白菜餡裏,包菜餑餑。姥姥用開水燙一盆玉米麵,用涼水沾著手,把玉米麵拍成薄餅,把幹白菜餡包起來,然後貼在大鍋的邊上。 姥姥把鍋邊都貼滿了,鍋裏的水也就開了。姥姥把鍋蓋上,開始燒火,我在旁邊看著。姥姥手裏的小木棍在灶堂裏不停地挑火,使火廟更旺。當柴草快燒沒了,姥姥叫我到院子裏的柴堆再抱點柴火來。我小跑著抱來柴火。兩抱柴火燒完之後,姥姥就不燒火了。 過了十幾分鐘,姥姥才把鍋蓋掀開。姥姥用鏟子把鍋邊的菜餑餑鏟下來,放在淺子裏,面朝下,嘎咯朝上。焦黃的嘎咯又香又脆,我手捧著菜餑餑吃起來。裏面的餡又香又爛糊,特別好吃。這是我第一次吃幹白菜餡的菜餑餑,也是最後一次吃姥姥包的菜餑餑。 第二年的春天,我就回了城裏上學了。 從那以後,我很少回老家。回一次姥姥家,也想不起來吃,就是我真的想吃,姥姥也不會給我包了。因為姥姥在我回到城裏後,就離開了這個世界。我再想吃,只能回憶姥姥包餑餑的情景,只能夢裏咀嚼姥姥包的菜餑餑的味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