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城市不缺诗人
(2010-12-17 16:12:37)
标签:
诗歌评论杂谈 |
分类: 文学评论 |
被大家公认的我国十大农民诗人的张凡修,最近发表文章说,唐山青年诗人新秀的“后继乏人”,一种危机感紧迫感揪着我们的心。我感觉这话说的有点沮丧和晦气,我一直认为,唐山是个从来就不缺少诗人的城市。应该准确地说,我们的城市只是缺乏流传下来的好诗歌。
我记得诗人东篱当年就在唐山这块沃土上就刨出了几个大块的张华,天岚还有几个优秀的女诗人。几年后,他又从民间抠出了掩埋了二十多年的诗歌虫子。凡修就是最好典型的诗歌虫子。
我曾经在市里公开场合说过,东篱作为一个诗人,他做的工作其实是在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做贡献。
如今,令我欣慰和感动的是凡修老弟传承了东篱追求的文化大家的精髓,夜开始在唐山的民间、胡同、地头寻找挖掘诗歌的虫子、卵子,这种做法,我一顿喝二斤酒也高兴。我想历史会记得凡修,唐山文化也会记载凡修的。
作为一个优秀的诗人,一个有成绩的诗人,一个全国赫赫有名的农民诗人。我想,你的心里素质和大度还会写出更好的诗歌。
发现新人和培养新人不是一个概念,发现和培养是检验一个真正诗人的标准。其实,我市也有很多优秀的诗人,我曾经说过,唐山不缺诗人。缺的是眼睛。很多成名的诗人,坐在诗人座位上享受荣誉的早餐,沐浴地位雨露和阳光。他们不会拿出精力去挖掘培养新人。我看出在他们似乎心里存在着一种怕的东西。诗人东篱没怕过谁超过他,凡修也没怕过,他们希望唐山有很多新人能超越他们。那才是他们的自豪和骄傲。我认为,这才是一个令人钦佩尊敬的诗人。
至于,诗人凡修做的这件善事是否东篱交待的任务,我不重要。关键是凡修怎么发现,怎样引导,扶持,像张华,天岚,小米,香木等优秀的诗人一样,走在河北诗坛上,成为耀目的新星,我想这是最重要的。
至于凡修说的沧州诗群和保定诗群都无所谓哪个地方出了大诗人都是中国的骄傲,出一个诺贝尔获奖者才好。尤其是沧州,那是我的老家。沧州自古就是文化发祥地,诗经从那里流传到全国,纪晓岚就出生河间。这都是框外话。沧州出了40多位诗人,当然是令人欣喜的事情。但真正大气全才的诗人恐怕不多。我想一个城市诗人数量不在多,而在诗歌的质量。
凡修说,写诗就像挖井,你要首先找准位置,在哪儿起锹,多大直径,有时挖到 18米都不见湿泥,不见泉眼,还有可能挖3米就能出水。这要凭手艺,凭眼力,凭经验,凭角度。虽然比喻土点,没有理论家们说的文雅,精辟。但这些土的掉渣的话,是诗人凡修这些年写诗悟出来的道理。
凡修选的10位唐山青年诗人和新秀作品,凡修做了简要的点评。他们的表现方法和呈现姿态,没有独特的表现。
陈小梅的诗空灵,机巧。
青苹果从小区的两种吆喝声中捕捉到了诗意,并能提纯出高音与低音,无疑给作品添加了不少的艺术感染力。
其灵子的诗单纯而不单薄。
壹束星光的心灵感悟和语言的姿态拥有一种迷人的气息。
子非的诗感非常辽远。等等等等。
凡修点评的很准确,很到位。说实在的,凡修真花费了时间和精力。现在谁愿意做这些事情呀,只有凡修这样有责任感和良知的本质诗人干这种事。这里,我真想好好表扬他一把。
读了凡修的点评,我也仔细读了这几位新人的作品,顺便也想说几句。在这些新人里我也只是认识耿宁一个。所以点评就从耿宁的诗歌开始。
我一直认为耿宁不是写诗歌的,因为我一直看她的博客,她的随笔写的很文秀。有‘五四’时期才女的秀指和墨水。
我像凡修一样,对十个新人我除了认识耿宁外,其他九个也不认识。甚至连听说都没有。我只能通过他们的诗歌认识一下新秀吧。
爱情诗不在长短,关键写出与众不同的感觉和感受。爱情诗就是诗人心里流淌出的血。而血总是流淌在离伤口最近的地方。
我体会,写爱情诗,最好学习东篱,要机智,诡秘,不妨冰凌花读读东篱。
窒息在现实与人生中。慢慢地崩溃。心脏就像一间黑屋子,是的,黑的我们谁也不能进去。心里的事情,像物件一样不停地被扔进去。却从不敢回头清点,怕在黑暗里迷失,偷偷地清点自己的伤口。然后静静地抚平,喝着辛辣的白酒。让他们转到心里,有时怀疑命运的平等性,每一环节都紧紧相扣,快乐小于痛苦,并迅速衰老。这是一个诗人的自语也好,现实生活就是这样。我们谁也抗拒不了灾难的降临。我们只能在灾难中重生。
潜水钟的网络,只能说是潜水钟的网络。他诗歌里的网络,跨越了时空,不用说,不仅跨越时空,穿过隧道/甚至在历史的演变中/这是缔造者的预知。但是,网络成了我唯一的恋人/这是别人没有感受到的。诗人用冬季颤抖的手/可以说是冰凉的手,在抚摸少女初潮带来的喜悦/于是,她看到了,心里的血从眼眶中喷出/我幸福地生活着/网络带给我无穷的便利/或许,我正在网络中等待死亡/慢慢地品味,慢慢地吸收/我走进了无可置疑的世界/——网络,我一生的爱人。
诗人写诗,不指望叫人明白,也不希望叫人理解。诗歌就是诗人的一种表达方式,看你怎么理解。我浅读了几位新诗人的作品,我敢说,你们都比我写的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希望今后认识了多交流。我写的只言片语,只是个人阅读能力的理解,随意说出来,不妥之处批评。没有写到的几位,今后再写。
2010---12—17
于家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