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矿公司煤管科二零一零年总结暨二零一一年设想
(2010-12-15 14:37:33)
标签:
总结 |
荆矿公司煤管科二零一零年总结暨二零一一年工作设想
一、二零一零年我们完成铲装、储运煤炭139万吨。
二、原煤灰分百分之39.14。
三、商品煤发热量3953大卡/Kg。
四、A级品合格率达百分之百。
五、安全生产实现无轻伤。
总结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我们主要从一下五个方面组织开展工作。
一、
面对荆矿公司煤炭资源逐渐枯竭这一现状,我们针对井下煤层质量情况以及煤炭可采数量,及时向员工讲解清楚。目的就是为了让员工了解矿情,提高员工的创新思维意识。
二、创造温馨环境,打造精品工程
过去,选煤厂一直是矿业公司地面脏乱差单位。由于设备老化,厂房年久失修,造成了厂房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的局面。致使员工作业环境杂乱,杂物随处可见。夏天地面积水泥泞,冬天脚下结冰。
为了彻底改变选煤厂脏乱差的面貌,给员工营造一个明亮干净温馨舒适的作业环境。从今年下半年选煤厂和储运科合并后,新的领导班子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善员工工作环境上。首先,我们从厂房的照明入手,将过去500瓦至1000瓦以上的照明灯全部更换了节能环保的照明灯。这样做既可以增强照明,还可以节约电费。
厂房更换节能灯后,不仅明亮了,而且一年还节约了六万多元电费。
在员工作业现场治理上,我们将所有杂物和闲置设备全部清理出去,对积水污、泥现场采取了清、排、擦的办法,先把水排干,然后清除淤泥,最后再用锯末将地皮擦干。对潮湿低洼场地重新铺上水泥,同时改善通风环境,真正为员工营造出明亮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
为了提高煤厂的储存能力,两个单位合并后,我们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对西煤场进行彻底清理,清宽场地25亩,清出次煤9000吨。
经过半年的时间,我们对全科所有部位进行了亮化美化,不仅为员工创造出干净明亮的作业环境,为公司实现全国文明示范矿作出了贡献。
三、提高精品意识,树立企业形象
我们按照集团公司2010【20】号文件精神要求,针对公司煤质管理问题,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煤质考核方法,并对采掘单位生产的毛煤实行收购制,具体做法是,年初由煤管科根据采掘衔接表测算各采掘工作面的灰分指标,依据煤层煤样灰分和地质构造影响及顶板影响因素。
由产品市场部结合各单位采掘工作面综合成本制定收购单价,月底由产品市场部结合灰分完成计算采掘单位的收入。从而,达到了超灰降价,降灰增价的目的。2010年累计扣款3.98万元,有效地调动了采掘单位员工提高煤质的意识和积极性,同时,体现出市场化管理机制的作用。
为了保持煤质的平稳,我们与质检中心、销售公司和铁运公司等部门协调开展工作,及时征求用户意见。3124B综采工作面底水大,我们主动调运四台水泵排水,使原煤水分降到百分之0.8一下,不仅保证了煤质,而且受到了用煤大户滦通公司的好评。
煤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制度的完善,煤质检查员盯班制确实发挥出了现场管理的作用。
过去有的单位存在着重产量轻质量的思想,煤质检查员在现场时,放煤时注意控制矸子排放量,煤质检查员不在现场时,就放大量的矸石,从而降低煤质。我们发现这一问题后,及时与单位领导汇报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
另外,在井上原煤运输环节上,我们充分发挥洗煤设备的作用,在煤质差时,将次煤分出来,破碎后再作为次煤销售,对路运原煤采取派人配仓,严把质量关,做到了不合格不出矿。
一至十月份,我们共计分运落地煤3200勾,累计分运低质煤24591吨,我们所发运出的煤,合格率百分之百,不仅满足用户的要求,而且,矿业公司的经济效益不受损失。
四、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保证拉、运、洗正常运转
我单位现有机电设备三十多台,每天正常运转在20多小时的就有25台。由于设备老化陈旧,给维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我们对所有机电设备实施了‘四个三’检修管理法。对设备加油实行了‘三定’管理,即定期,定制,定量。对设备实行‘三换’即异常更换,定期更换,强行更换。对设备实行‘三测’即定期测电流,定期测温度,定期测油位。对设备实行‘三包’即干部包机,班长包机,检修人员包机。通过实施‘四个三’机电管理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全年没发生一起影响生产的机电事故。
在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我们注重抓好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我们组织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师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增强员工处理现场事故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认真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种培训工作以及规范化操作,特殊工种培训,职工技能鉴定等,参加率大百分之百。
一年来,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我们先后对分煤器进行重新改造和安装,对309破碎机实施封闭管理,减少粉尘和噪音,同时,对413.414皮带机尾筒子进行合理改造,对104、105原煤筛机进行振幅调整,还对108皮带机头分煤器做了技术改造。经过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不仅保证了设备的良好运转,而且改善了员工的作业环境。同时,几项改造为公司节省资金十几万元。
五、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安全生产零轻伤
二零一零年我们在安全管理上,从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下手,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对所有岗位实行定置管理和三级承诺制。
1、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教育培训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抓安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以人为本抓教育培训。因此,我们把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作为安全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环境育人,努力创建安全文化,我们利用周四安全活动日,学习《安全生产法》、《煤矿操作规程》、《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等多项安全法律法规。由安全副科长讲解,对一周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通报。并坚持现场提问安全知识,从而大大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依法操作能力。
我们在强化职工教育培训的同时,规定了学习内容,进行闭卷考试,不合格给予补课、补考。通过对职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使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和正规操作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夯实了安全基础。
2、保持均衡生产力求动态安全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不能就安全而抓安全,更不能片面的强调生产而忽视安全,要想实现动态中的安全,就必须保持一个均衡的生产秩序,生产单位不能停止生产迎接检查,检查频率再大,生产正常组织,有效的避免了抢产量、抢进尺现象的发生,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停产整改,对动态中的一般质量问题,现场跟班干部、安监员盯上处理。实践证明,均衡生产抓安全,既保证了安全效果,又促进了生产任务的超额完成。
3、深化安全文化教育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在狠抓安全管理上,我们不断拓展、延伸,安全文化领域和内涵。在抓“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突出工作创新和“闪光点”,实行全科三级承诺制,即个人保班组,班组保科,科保矿的三级承诺。坚持每周四安全例会制度,实行了动态达标检查验收制度,在任何检查中不停产,不搞突击,不摆花架子,而是注重实效,平时抓、抓平时、长抓不懈。
此外,我们还大力选树典型,对安全质量标准化搞的好的员工和班组,及时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查找不足,以点带面,使“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延伸,促进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上了新台阶。
六、二零一一年工作设想
2011年,我们在巩固2010年工作成绩的基础上,重点规范班组建设管理体系、努力培养素质型员工队伍、塑造学习型骨干班组、建设标准化重点班组,深入开展标准达标工作。
1进一步健全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日常管理考核机制,明确分步达标规划。由科领导全面负责,依靠专职人员动态抽查、安检人员跟踪考核、月度达标考核评比来推动对标管理考核规范化;
2进一步深化推行岗位定置验收考核工作,科领导抓过程、班组长抓结果、抓落实,实行逐级负责制,明确责任,明确要求,明确考核,真正使标准化管理验收成为一项主要措施来体现,以此保证动态操作标准化。
3强化职工培训教育,以现场帮教、业余学习、脱产培训三结合开展职工教育工作,对优秀员工进行重点培养、脱产培训、业余培训。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塑造素质型员工。
4认真落实专项治理、积极创建精品工程,分阶段达标并不断巩固提高,从而达到提高质量标准化内涵水平的目的。实行选项立项制、项目责任制、指导验收制、成果巩固制几个环节的重点管理,促进专项成果和精品建设的良性发展。在标准化基础上实现精品意识的提高。
煤管科/齐凤池
20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