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楼价会更平稳

(2006-05-22 12:03:08)
分类: 地产评论

近来不少计划买楼的朋友都不约而同地问到楼价问题:今年楼价会不会还像2005年那样上升?会不会往下走呢?很显然,如果楼价还会往上,此时就是一个买楼的时机,如果楼价掉头向下,而自己在高位上接到货,结果就太糟糕,谁都不希望这样。朋友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过去两年广州楼价一直上行,升幅总计在20%至30%,不算小了,加上宏观调控的环境,以及政府、舆论都在关注楼价问题,所以出手前必须考虑,目前的价格水平是否已经到顶。究竟该如何看楼价问题?我觉得只能用理性的眼光来看,不能情绪用事,不能想当然。一旦用理性来分析,结论就会没有新意,没有半点刺激性,就是简单的两个字:平稳。


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去理解,一是从政策的角度,一是从市场的角度。


大家都知道,去年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特别大,楼市对政策的反映也比较强烈,尤其是6月1日开始实施的“地产新政”,对房屋交易的产权证条件以及营业税作了新规定,使置业者一度失去方向感,预期变得不确定,不敢轻易交易,二手楼市一度出现缩量,但是,这样的情况持续仅仅二个月的时间,市场就逐渐恢复,成交持续放大,重回增长的轨道,让大家都足实地松了口气,置业者的观望心理即告结束,积极入市参与买卖,负面的影响一一被消除。除了人们预期的恢复,市场还发生了另外一个大的变化,炒楼行为得到比较有效的遏制。新政策面前,不能再炒“楼花”,从一手到二手的短线套利渠道没有了;面对高额的交易营业税规定,短线炒作的空间大大被压缩。毫无疑问,这些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是相当正面的,楼市可能出现的泡沫被新的政策“扼杀”。乐观地看,新政策给楼市锁上一道安全闸门,配上了一副好的缰绳,防止炒楼肆意导致楼价疯狂。楼市的理性有了政策的保证。关于这一点,不管是置业者还是业界人士,都应该有个清晰认识为好。


从市场的角度看,去年也有新的情况,最主要是房源供应减少,产生了一定的“求大于供”的现象。前线经纪同事常常会反映可以买卖的盘太少,业主看到买家购买欲望强烈,不自觉地加价或者干脆改售为租,令到经纪常常为稀少的盘源而与同行展开激烈的销售竞争。楼价特别是好房子的价格上涨动力较大。可以肯定,绝大多数买家的购买行为都是实实在在的,房价上涨也都是实实在在的需求的拉动。


再宏观一点看市场,会发现二手楼市的增长方式悄悄发生了变化。例如2005年广州原八区二手房成交量比2004年增长4.5%,全年十区总成交量同比仅增长1.2%,其中住宅的交易比增长8.1%。但是,从1998年开始,广州二手楼市每年的增长幅度均超过35%,最高增长速度达到99%,相比之下,说明往年跨越式的高速发展方式,已经转变为平稳增长。


上面两个角度,其实已经隐含了二手楼市的关键词:一个是更理性,一个是更平稳。从政策环境看也好,或者是从市场环境看也好,今年的广州二手楼市和楼价都脱离不开上面两点,除非我们不用理性的眼光去分析。


当然,在楼价平稳的总的判断面前,还是不能排除个别路段和个别区域由于失衡的供求关系导致的楼价快速上升的个别现象。一些配套好、地段理想的房子,肯定会成为炙手可热的“紧俏货”,也许楼价会比较“过分”地反映这种供求关系,让人心理暂时难以接受。对于这种情况,买家怎么从中得到“着数”,一定离不开专业素养高的经纪的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