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刘秉光人文/历史红楼梦林黛玉貂蝉薛宝钗杨贵妃《五美吟》曹雪芹 |
分类: 名著解析 |
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一连写了五首后,林黛玉觉得有些困倦,便撂在一边睡了。贾宝玉来到这里,看过诗后不容分说,题为《五美吟》。
一、《五美吟》是一部未完之作,林黛玉所想到的那些女子绝不仅仅只有这五个,揣摩其创意,或许有更多,因为还没有写完,就遭到了贾宝玉“捣乱”,名字都已经定了,是《五美吟》,索性也就算了,不写了。如果不是贾宝玉“捣乱”,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可能是《八美吟》、《十美吟》,甚至更多。
二、《五美吟》中五个女子,是按照朝代更替和历史发展的顺序来列举的,从春秋时期的西施到楚汉年代的虞姬,从西汉末期的明妃到西晋时期的绿珠,一直到隋唐时代的红拂,从奴隶社会的末期写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比较完整的展示了历史发展的轨迹。
三、《五美吟》中所歌颂的五个女子,既不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也不是民间传说人物或某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而是以某个历史人物的姓名或某一事迹的框架为素材,是历史人物、传说人物和文学人物的复合虚构体。
四、《五美吟》中五个女子,她们的共同点除了“有才色”外,都是被男权主义彻底物化、奴化、工具化的悲剧性人物。
五、《三国演义》中的貂蝉,论年代,排在西晋时期的绿珠之前;论美貌,挤身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行列,但在林黛玉所吟颂的几个“有才色”的女子中,却没有占到一席之地,这是有原因的。稍有历史知识的人应该知道,“貂蝉”原来的意思是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而不是她的名字。在所有正史文献和古籍中都没有对貂蝉的记载,《三国志-吕布传》中,只是记载了吕布与董卓侍女有染的史实——“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董卓怒刺吕布的史实也是见之于《三国志-吕布传》——“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把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由此可见,董卓和吕布有矛盾的资料应该是真实的,但是这个“侍女”到底是不是貂蝉却毫无凭据,貂蝉的名字和事迹只是在文学作品和野史中有所描述。所以说,貂蝉和林黛玉一样,只是一个文学作品符号,貂蝉这个人物可能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并无真人。另外,现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是由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而成。所以说,三国故事真正广泛的在民间流行,应该在清朝康熙年代之后甚至更晚一些,晚于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所处时代。一个“古史”中没有记载,并且在民间流传较晚的貂蝉形象,是不印在林黛玉的心里的,《五美吟》中没有貂蝉也就不足为怪了。
六、《五美吟》中列举的女子从春秋到隋唐,如果再写下去,是否就会该写到名列“四大美女”之一,在正史中多有记载,民间流传广泛的杨玉环了呢?我的观点是否定的。